直面觀眾的相聲、小品、舞臺劇都是現場進行,沒有第二次機會,甚至連改正的機會都沒有,好的壞的都會第一時間清晰直接的傳遞給臺下的觀眾。
現場給觀眾放錄音那種事兒,也就韓大美女幹得出來。
當然,這也不是什麼獨門秘訣。
老一代演員中,演技最出色的那一批人,就多是演舞臺劇出身的。
所以不客氣的說,想要提升演技其實很簡單,走上舞臺,在小劇場中直接面對觀眾進行表演就好了,遲早能練出來。
但問題也為這裡,絕大部分演員不願意走這一條路。
因為這太累,光是記臺詞就足以嚇退絕大部分年輕演員。
也因為演舞臺劇很難出名。
更因為演舞臺劇賺錢少。
反正,大家都知道演舞臺劇能提升演技,可偏偏只有少數人願意主動入行。
正如人人都知道健身可以提升床上的戰鬥力,可絕大部分男人還是更願意買點小藥丸吃,而不願意去健身。
有捷徑可走的情況下,幾乎所有人都會選擇走捷徑。
但這種情況不會持續太久。
因為觀眾的審美是在不斷提升的。
03年的電視劇,只要劇情還算順利,有點新鮮的東西,就不愁大火。
可13年之後,那就不一樣了,觀眾的胃口越來越刁,再摳圖糊弄,觀眾就不太買賬。
二十年後,流量明星們幾乎變成了過街老鼠,好的演技越來越受重視,有誠意的影視劇也越來越有市場。
所以,徐楊投資賈玉玲,投資的不是現在,而是至少十五年後。
好吧,現在的娛樂不怎麼賺錢也是關鍵。
03年的電影,票房能有個五六千萬就算好成績。
可十五年後呢?
不過億的基本上都是垃圾。
票房冠軍都是奔著三十億四十億五十億去的。
那利潤對比,完全不在一個等級上。
正如徐楊和劉呆呆說的一樣,他投資的是十年以後的她。
至於成本?
幾乎可以說是沒有。
因為學習、訓練、參演舞臺劇等付出,成本極低,且在這個過程中,劉呆呆也不是不能參演其他影視劇,是有收入的。
所以,他這投資穩賺不虧。
哪怕劉呆呆真的不看雕琢,把她包裝成流量明星推向市場,以她的顏值、身材以及舞蹈這塊的功底,也不愁大火,狠狠收割幾波流量,賺的可能會更多。
當然,這種話,打死也不能說。
會動搖軍心的。
萬一劉呆呆意識到原來還有流量明星這碼事兒,忽然不想努力了怎麼辦?
“徐大哥,我不想怒了,我要做流量明星!”
嘖嘖,那場面,想想都殘忍。
哈哈哈哈。
正式簽約之後,徐楊和賈玉玲、劉呆呆好好談了很長時間。
循循叮囑了許多內容。
不只是對劉呆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