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電話那邊是很長一段時間的沉默,“我考慮考慮。”
劉曉松這次的語氣更凝重。
顯然,已經把這事兒當成了真正的大事兒來面對,跟上一個“考慮考慮”相比,更有分量。
不過這也是徐楊想要的效果。
從一開始的央託劉曉松幫忙推薦人,再到拉劉曉松入夥,最後變成了收購A8,只用了幾分鐘的時間。
他倒不是處心積慮的用話術給劉曉松挖坑,而是話聊到這個份兒上,順理成章的就開始挖人收購,收購A8的想法也是臨時起意。
是臨時起意,但絕對是一步妙棋。
當然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可是,很值。
現在的A8才還處於起步階段,營收還沒到巔峰時期。
這種做鈴聲、彩鈴以及無限增值業務的公司,巔峰時期在05到10年左右,不說其他,只說A8這種體量的,每年淨賺一個億以上,好點的可能會接近兩個億。
這已經是這類業務公司的天花板了,畢竟做同類業務的公司不少,某企鵝某易都做過,甚至連三大電信公司自己也在做。
但是,如果把A8併入羚羊科技。
可以輕鬆突破天花板,預計年淨利潤可以輕鬆達到三個億以上。
雖然壽命只有十年左右,但算下來,那也是二三十個億呢。
當然,徐楊看上的不是這點錢,而是這個贏利點。
一家網際網路企業,如果能有一個每年淨賺兩三億的贏利點,那麼在股市上的表現就一定會很好,可以從股市上賺到好幾倍甚至十好幾倍的資金。
這才是他最看重A8的地方。
前提是,劉曉松願意出手A8。
這就要看劉曉松是想要短期的純利潤,還是想要未來的鉅額收益了。
反正他開出的條件絕對不差,5個點的原始股,同股同權,換一個A8,很合理。
現在放出風聲,多的是投資機構願意飛過來洽談。
畢竟,羚羊科技的表現太強勢了。
不說各個業務板塊的優越表現,僅僅看員工數量,就已經是巨頭級別的。
這個時候的某度堪稱是國內第一的網際網路巨頭,可員工數量才三百多而已。
羚羊科技呢?
最近已經突破五百人了,其中有三百人以上是技術類員工,算上和羚羊網一個老闆的犀牛網路,羚羊科技內部的技術人員數量差不多有四百人。
這些技術人員中涵蓋了計算機硬軟體、無線、有線、機電甚至機械製造等領域。
所以,普通人還在看熱鬧的時候,明眼人早就看透了羚羊科技的野心。
也就是羚羊科技不是很缺錢,不然的話,放出風聲,真不愁融不到資金。
劉曉松能連續兩次融資成功,也是因為跟徐楊關係好,更因為被徐楊比較看重,畢竟劉曉松的人脈網在那兒擺著呢,一點也不比某些大的金融機構和投資基金差。
現在,就看劉曉松怎麼做抉擇了。
如果劉曉松捨不得A9現在每年上千萬的純利潤,那也沒關係。
反正羚羊科技早就打算做音樂這塊,無非是從零開始而已。
就像他說的那樣,以羚羊網的技術能力,搞個新的A8那種公司,是分分鐘的事情,只是線上下的推廣能力暫時不如A8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