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對秦風已經徹底放心了,這段時間她已經退居二線管理後宮事宜,前朝的事情很少操心。
哪怕是瓦解世家大族這種事情,她也相信秦風可以做到。
狄仁傑按照秦風的吩咐,將詩詞會的請帖送到五姓七望的家族中,說是上元節帝君要在皇宮舉辦一場詩詞大會,廣邀天下飽學之士前來參加。
這段時間,五姓七望的人接到情報得知科考以第二輪會試的成績為準,便知道他們的計劃沒有得逞。
他們非常焦慮,在家裡也沒閒著,一直謀劃著下一步怎麼辦,可不能能眼睜睜看著那些寒門學子一個個入朝為官,
那豈不是打他們的臉? 一定不能讓世家大族落寞,要好好想辦法阻止朝廷,還沒等到他們商議出結果的時候,就等到了大唐帝君的請帖。
這倒是出乎他們的意料,不明白這帝君究竟是想做什麼。
太原王氏的庭院裡,白髮蒼蒼的老家主看著皇宮中送來的請柬,對著面前的幾位家族重要成員說道:“這位帝君剛剛上任沒幾個月,
又是發明造紙術,改良印刷術,又是改革科舉考試,處處同世家大族過不去。現在又搞什麼詩詞會,也不知道是要鬧哪一齣。”
聽到這句話,下方一名中年男子說:“父親,兒子認為定是科舉新進了一批官員,朝廷便覺得日後用不上我們了,故意讓我們參加什麼詩詞會,
帝君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實是想借機會打壓我們這些世家大族,想讓我們難堪。”
此話一落,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其餘家族成員沸騰了。
另一名家族成員不屑的說道:“就算那些百姓這幾個月來多讀了幾本書,那又能怎麼樣呢?我等世家大族子弟從小便開始啟蒙,家中請了師傅四歲便開始讀書了,那些百姓如何能與讀了一輩子書的人相提並論,又有什麼本事能讓我們難堪?”
“說的不錯,依我看帝君若是以為那幾個酸秀才便能使我們難堪,那未免也太天真了些,以我們王家的實力,這種詩詞會只會幫助我們提升名望。”
“是啊,憑他什麼帝君也撼動不了我們的地位,他不是要辦詩詞會嗎?那索性我們便去會上一會,可不能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即使是現在的局勢有了很大的改變, 他們骨子裡的高傲還是覺得雖然天下寒門都有書可讀了,但世家大族的底蘊依舊是無可替代的,
鐵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總是沒錯的,哪怕是王朝滅了,他們世家大族也不會衰退。
不僅僅是太原王氏,像其他的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還好。的這樣的大族對帝君要舉辦詩詞會的行為,感到非常疑惑。
既然這位新上任的帝君要大力整頓世家大族,那為何還要創造機會讓他們在天下人面前露臉,這不是給他們創造了出風頭的機會嗎?
他們也搞不懂帝君的葫蘆裡到底是賣的什麼藥,想來想去只能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帝君在慫恿寒門學子向他們挑釁。
他們認為這是帝君的如意算盤算是打錯了,竟然妄想用一些剛讀過幾個月書的平民百姓,來與世家大族抗衡。
朝廷一系列的改革已經讓世家大族失去了巨大的優勢,這些日子以來,朝廷就是在和他們搶飯碗,
這讓他們不僅損失了書本的生意,而且老百姓對他們的態度也不像以前那樣尊崇。
名和利都有巨大的損失,家族開始有落寞的趨勢,再加上這次科舉前所未有的嚴苛,禮部的老面孔都換上了不熟悉的新面孔,
這導致他們一點手腳都做不上,而這次科舉中選之人大部分都是寒門弟子,這讓他們感到自己的待遇一落千丈。
不過非常有意思的一點是,他們都接受了邀請。
因為他們覺得那些剛讀了幾本書的寒門學子根本不足為慮,他們這些大家族子弟都是博覽群書,才高八斗,在這一次的詩詞會上定能大放異彩,再次崛起,重新找回地位。
所以,真要是參加了這詩詞會,不一樣是他們自己人出風頭嗎?
這麼一來反而是給他們自己長臉,身份又會持續走高,依舊在文壇界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
他們正好利用這次機會,向天下人證明,哪怕書籍已經降價,哪怕人人都能夠讀得起書,哪怕是有那麼幾個寒門學子透過科舉入朝為官。
可那又怎麼樣呢?真正有學問的人還在世家大族中,就算是普通百姓寒窗苦讀幾十載,也比不上他們大家族好幾代人的傳承。
既然帝君已經向他們宣戰,那他們就要用自己的實力證明,不管局勢如何變動,世家大族永遠是不會衰退的,更不會被超越。
抱著這樣的信念,五姓七望的分別派出家族中最有才華的人迅速出發,向著長安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