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計?】
“所謂聲東擊西,從陸路佯攻此城,而其主力應該已經從他地進入大江之內,等到我方全軍圍堵在那兩山之間的大道附近埋伏之時,對方便會攻擊水上艦船,雖然此計策太過於簡單,但對方也是考慮到蜀王之行軍作戰是棋差一著,畢竟蜀王……實在並不是什麼打仗的料子。”
黃興宗將這句話說完之後,同時也是搖頭連連。
現在,他已經沒有退路了。
儘管他很想讓妖棺直接到那青田道人的陵墓那邊一去,但此時此刻,更應該去將這威脅他們的湘王消滅,讓來自於皇城西側的壓力再小一些。
雖然說湘王和楚王二人的藩地和兵力,比起那燕王遼王等等實在是差得太遠,但最先叛亂的這二王,也是在楚地和湘地立下了相當大的根基,兩藩地相連,更是讓他們合力之力,足以是讓惠文帝付出一定的力量才能夠消滅的程度。
這二王的領地,還和那周王秦王等藩王的領地相接,更是斷絕了惠文從西南和正西方向調兵遣將的可能。
可以說,如果這妖棺能夠將這二王順利幹掉的話,那麼整個大盟西方眾州縣道府,壓力將會降下相當多。
惠文也可以將全部的兵力去對抗以燕王為首的其他十五路藩王的北方方向的進攻。
湘王和楚王二人,文武雙全,對於大盟來說,本是匡扶社稷、讓大盟之朝穩固千秋的得力之助。
他在位之時,也對二王有著相當多的期待。
但如今,這種事已經絕無可能了。
為了惠文的天下,為了這大盟,他必須將這兩個優秀的兒子誅滅,就像誅滅那蜀王一般!
為此,他下定了決心,要幫助這妖棺,為其出謀獻策,將想要奪城的湘王擊滅!
【聲東擊西,為的是艦船嗎?】
“的確如此,此城並非什麼易守難攻之地,地處平原之上,大江之畔,如果蜀王之兵聚集於此,在艦船被消滅之後,那陸上之兵,也會很快被湘王圍剿!更何況,鄙人現在幾乎可以肯定,楚王一定也與湘王重歸於好,為了消滅蜀王,也就是棺王您手下之兵,二王聯手的可能性並不小!”
【如此,則應如何應對?】
黃興宗輕咳了一聲,馬上說道:“鄙人認為,既然如此,便可將計就計。蜀王之兵在鄙人觀來,皆是無什麼戰鬥力,且經過了長時間坐船之後,頭沉腿軟,乃無用之兵,對棺王您來說,也是累贅。”
【依你之見,又如何?】
“鄙人覺得,這些兵每日吃喝排程也是極為耗費糧食,不如讓大部分前往那大道處和湘王之佯攻部隊作戰,而我方其他就在大江之上,和這湘王,以及可能會來夾攻的楚王的部隊展開決戰!”
黃興宗說完,也等待著妖棺的回應。
蜀王的這些兵,實在是太過於龐大臃腫。
如今蜀王不在,這些兵卒將領,遲早也會覺察出不對。
趁著湘王來襲,將這個沉重的包袱扔掉。
畢竟,帶著這麼多兵,想去那劉青田之陵墓,也是太過於龐大顯眼。
更何況,妖棺佯裝成蜀王,目標也實在是太大!
黃興宗知道,他最終的目標,是讓妖棺擊破各個藩王,最後再讓妖棺被那天虛道人所擊殺,同時也能結束這巨大的危機。
最後哪怕只剩下燕王,那麼對於惠文來說,幹掉一個燕王還是綽綽有餘的。
不過……
【餘已知曉,黃興宗,此計不可,你退下吧!】
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