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報紙內容的楊麗璐脫口罵道,她本來也不是什麼刻薄的人。但是前提是不要涉及到柳敬亭,這次柳敬亭陪她來美國讀書,怎麼都有種她是主場的錯覺,因此。她更加不容美國這邊的報紙挖苦柳敬亭。更何況那字裡行間的意思還在調侃自己的祖國。
楊麗璐受家庭影響,愛國志向嚴格堅定,這一點早在許多年前的永珍學園就有體現。
伍福特一次觸及她兩大底線,怎麼可能不令她憤怒?
“怎麼了?”
正在嘗試做通心麵的柳敬亭,回頭問了一句,畢竟楊麗璐如此真格地反怒,還是很少見的。
“《紐約新聞報》啦,一個評論作家調侃你。”
“說說看。”
楊麗璐先把那句話原文讀給柳敬亭聽。然後又翻譯了一遍。
“習慣就好了,這些美國佬不就喜歡玩這種老掉牙的梗嗎?”柳敬亭聽罷。倒沒什麼特別的憤怒,畢竟這些東西在他們的電影電視裡常見。
“不行,我要寫一篇文章替你討回公道。”
柳敬亭回頭對楊麗璐笑了笑,然後說:“這個咱們不擅長,而且一不小心就容易造成國與過之間的立場問題。”
“我可不跟他們玩文字遊戲,我就直接表達不滿。”
柳敬亭笑著搖頭,知道小丫頭只是抱怨幾句,沒有再說什麼。
10日,楊麗璐照例去學校上課,柳敬亭準備今天去圖書館轉轉,不料在去圖書館的途中,碰到一位自稱是《波士頓環球報》編輯的青年男子。
亮完工作證之後,麥克邀請柳敬亭去喝一杯,柳敬亭想了想沒有拒絕。
跟柳敬亭猜得差不多,麥克這次來找他的目的果然跟伍福特那篇評論文章有關,他的意思是,希望柳敬亭能在《環球報》發一篇文章駁斥伍福特。
這種製造觀點交鋒的手法,是促進報紙影響力和銷量屢試不爽的招式,柳敬亭作為一位在世界範圍內都擁有影響力的作者,如果能在自家報紙上發一篇針對性的文章,肯定能吸引大片關注的目光。
柳敬亭稍作沉吟,最後答應了麥克的約稿。
……
“我只是隨口抱怨幾句,你真的答應了?”
得知柳敬亭答應約稿後,楊麗璐反而緊張起來。
柳敬亭從容不迫地點點頭。
“可是,你不擔心他們給你下套,畢竟這是在美國?”
柳敬亭搖頭道:“我不會那麼笨去碰這種立場性的問題,我不擅長政論,但是我腦子裡有很多嘛。”
楊麗璐半信半疑地看著柳敬亭,柳敬亭笑著捏了捏她的臉,說:“等我寫完,你幫我翻譯成英文,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大約半小時後,柳敬亭的短篇小品新鮮出爐。
楊麗璐讀完,捧腹大笑,對著柳敬亭的臉親下去,大方道:“獎勵你一個!”
……
11月11日,《波士頓環球報》發表了一篇名為《競選州長》的短篇,作者署名“馬克吐溫”,但編輯清楚地註釋為“柳敬亭”。
這篇因為和當前熱點新聞紐約州州長競選連氣同步,又是出自正在被大家調侃得不亦樂乎的柳敬亭之手,因此迅速成為美國人民關注的焦點。
這時,用那句耳熟能詳的話來形容此時美國人的心情最合適不過,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對美國選舉的黑幕進行了不留情面的嘲諷,字裡行間展現出來的辛辣、精準、深刻幽默的調侃,令無數美國人為之汗顏,中虛擬出來的許多荒誕搞笑的橋段跟紐約正在舉行的“競選州長”達到了神同步,這點尤其讓美國網友無話可說。
“一個正派、清白的老實人在競選中成了最不正派、最不清白的‘罪人’!”
美國民主政治的遮羞布在這篇被殘忍地撕開,虛偽本質暴露無遺,美國網路上調侃柳敬亭和中國的聲音為此戛然而止。
緊接著,這篇文章被火速傳回到中國,並得到了主流媒體的關注和確認,柳敬亭這番事蹟在國內也很快被演繹成“英雄式的會心一擊”,國內關於柳敬亭喧囂的負面議論,也因此偃旗息鼓!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