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1995年的那屆奧斯卡(六十七屆奧斯卡)幾乎是影史上最為影迷津津樂道的一屆,也是競爭最為激烈的一屆。
那一年,《阿甘正傳》不顧一切地奔跑到眾人面前;
那一年,《肖申克的救贖》像一隻雙翼沾滿自由光輝的鳥兒輕掠而過;
那一年,《獅子王》嘯立山頂,君臨天下;
那一年,《低俗》以非線性的姿勢神神叨叨地給大家講了六個故事。
……
六十七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代表美國主流價值觀的《阿甘正傳》成為那天最大的贏家,共獲得13項提名,最終摘得六項重量級大獎,包括最佳影片、最佳男主、最佳導演三項最耀眼的獎項。
與此同時,這一屆奧斯卡也成為以《肖申克的救贖》為代表的經典影片們揮之不去的噩夢。
情況有點類似nba中的公牛王朝,籃球之神喬丹率領那支紅色軍團摧枯拉朽般地橫掃聯盟,給無數籃球天才們留下一生的遺憾。
相比之下,《肖申克的救贖》無疑又是失敗者中的失敗者,儘管其他幾部影片都沒有達到理想,但是畢竟各有所獲,《肖申克》卻是十項提名最終顆粒無收。
那場頒獎典禮的細節在時間的渲染下已經逐漸模糊,此後發生的事情也出乎意料地走向了另外一個方向,《肖申克的救贖》在影迷們的大片大片的遺憾聲中,開始對包括《阿甘正傳》在內的同期所有競爭對手展開不動聲色的反攻。無論是關於深度還是藝術價值的討論,它都開始贏得更多的關注和讚歎,最直觀的體現是。《肖》悄無聲息爬上了各種電影排行榜單的榜首。
“世界最經典的五十部電影”
“男人必看的十部電影”
“豆芽電影榜”
&ndb電影排行榜”
“人生不可錯過的十部電影”
發展到最後,連路邊烤魷魚串的大叔也會告訴你“這是一部好電影”,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家做私人電影排行,首當其衝地要把這部電影排在首位,就好像彼世做近現代作家排名首先要把魯迅先生擺出來一樣,那已經成為一種品位和見識的象徵。
《肖申克》以巨大的藝術魅力和深厚的內蘊完成了一次對奧斯卡的經典逆襲。特別是在95年在有線電視網首播中,擊敗了轟動一時的《真實的謊言》,摘取家用錄影帶租售排行榜桂冠之後。就此成就電影史上最當之無愧的“無冕之王”。
當然,這種“悲情英雄”形象的塑造,少不了電影公司背後運作的影子,但能在世界範圍內贏得廣泛讚譽。其本身的實力絕對不容置疑。
有“榜單控”傾向的影迷一定不會對這部電影陌生。基本上,它不是在第一位就是在第二位,而和它頻繁交換體位的那部作品又是另外一段傳奇。
“那個老人含糊沙啞的嗓音和神秘莫測的表情至今令無數影迷為之傾倒!”
所以,柳敬亭取出的第二顆巧克力就是《肖申克的救贖》。
和《阿甘正傳》一樣,這也是一部由改編而來的電影劇本,只是相比於前者的原作者,《肖申克》的作者更加廣為人知,就是那位有著“恐怖大師”之稱的著名暢銷書作家——斯蒂芬.金。
本名《麗塔海華絲及蕭山克監獄的救贖》。
柳敬亭沒有見過這兩部電影的原劇本。但電影都看過兩遍以上,而且有原著作為故事框架。劇本初稿和電影大致方向都能深諳在心,細節方面和好萊塢的專業編劇團隊共同打磨即可。
最先聽到這兩個故事的自然是雜誌的幾個編輯,柳敬亭邊講故事邊手舞足蹈地描述場景,繪聲繪色地為大家再現了那兩部電影的精彩場面。
常有道、王見山、青椒等人只覺得故事確實精彩,但沒有更深層意義的體會,主要原因當然是講述和電影演繹的差別,另外就是他們對美國文化並沒有多麼深刻的代入感。
在美國接受過系統教育的康令月感悟完全不同,在柳敬亭講完《阿甘正傳》的大致故事之後,她就敏銳地判斷出“這是原汁原味的體現美國主流價值觀的電影”。
徐晴也說:“果然沒有白費那三年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