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說法貌似是陸藝籌對國產電影的憂慮,實際上是為了傳達另外一個觀點:“我已經看穿我們國家電影的弱點,我知道怎麼拯救國產電影,請大家持續關注吧。”
這是陸藝籌做書商形成的慣性思維,加上他本人日積月累的文字閱讀,常年在出版界的浸淫,都促使他本人在原有世界觀的基礎上,形成了一套屬於他自己的認知體系。
柳敬亭也是最近才開始注意別人發表觀點的方式,許多細節非常微妙。
“或者影視,達到了一定的水平後,細節的重要性會表露的十分明顯,它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作品的檔次。”
陸藝籌講話的語氣永遠是不急不緩,認真投入:“舉個例子說,電影裡兩個角色在對話,你就不能只拍他們一直在說話,他們必須要做些什麼,比如吃飯,比如喝汽水,比如走路,只有加了這些東西,‘戲’才存在,這是第一個檔次。
第二個檔次是,兩人在吃飯的時候,會不時停止正在進行的話題,聊一下吃飯的話題,比如甲角色問乙,要不要喝點什麼,或者直接遞給乙一瓶飲料、啤酒之類的東西,然後繼續聊天。
至於第三個檔次,要更加細化,兩人說話的語氣、對話的停頓。甚至有時候甲忽略掉乙的某句話,不得不再次問一遍等等,讓觀眾看不出來這是兩個人在演戲。”
柳敬亭頷首道:“同樣如此。做細節處理,不僅語言,還有動作,我以前讀過一篇散文,作者寫他父親背影的,文章的字數不多,但是給人的印象非常深刻。他就是採用了‘動作細描’的手法,將他父親翻月臺的動作呈現出來,效果非常好。”
陸藝籌說:“有原文可以看一下……”
這個時候。編導通知二人準備登臺。
……
歡樂場的錄製結束之後,柳敬亭跟韓朔、陸藝籌告別,去了《三國演義》的後期製作棚,看到徐晴、宮承恩等人正圍在一個大螢幕電腦前看影片。
柳敬亭也不去打擾大家。站在後面跟大家一起看。影片播放的是火燒赤壁的片段。
二十分鐘後,播放完畢,宮承恩帶頭鼓掌,柳敬亭說:“不錯!”
大家忙轉過頭,看到柳敬亭正微笑著鼓掌。
“節目錄完了?”宮承恩問。
“我的部分錄完。”
“那一起看看吧。”
柳敬亭在工作棚待了一個多小時,大致瞭解了後期製作所需的時間,以及一些重要戲份的剪裁。
準備起身離開的時候,宮承惠的助理趕過來。跟柳敬亭說,宮總要留他吃飯。柳敬亭正要拒絕,宮承恩說:“那就一起吧。”
……
拜訪喬家是在第二天,柳敬亭和楊麗璐一起前去,喬可麗父母的反應出乎二人的意料,本來以為他們會客氣地拒絕,甚至可能會對這種提議表示不滿,但結果是,喬氏夫婦稍作商量後,立即答應下來。
“你們決定好讓可麗出現在大家的視線內?”柳敬亭反而有些詫異地問。
喬父深思熟慮般地點頭,說:“是,而且,即使採訪中提到‘自閉症’字眼也沒關係。”
喬爸爸坦然看著楊柳二人,續道:“我願意跟自閉症孩子的父母們分享一下希望。”
柳敬亭鄭重地點頭,說:“我會保護好她。”
喬爸點頭,說:“這是我們答應的第二個原因,我們相信柳總。”
柳敬亭笑著說了句“感謝”,然後也沒有其他有意義話題,說:“那我們跟可麗打個招呼就先回去了。”
“稍等下。”
喬媽媽起身去畫室叫喬可麗,大約三分鐘後,喬媽媽帶著喬可麗出來,因為楊柳二人偶爾來看她,所以喬可麗認識二人,尤其是柳敬亭。
喬可麗在爸媽中間坐下,眼睛長時間盯著柳敬亭,偶爾看一眼楊麗璐。
“今天畫了幾張?”柳敬亭問。
“嗯。”喬可麗答。
“厲害。”柳敬亭豎大拇指。
喬可麗轉頭看向爸爸,雖然表情不明顯,但可以看出來是在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