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在論壇上連載吧,嗯,。”
“好的。”
12日晚上,華山和踏歌微型部落格同時掛出《三國》四十六回,“草船借箭”的故事一出,又引起一陣軒然大波,連那些歷史學者們都紛紛感嘆:“把歷史演義到這個地步,也算前無古人了。”
與此同時,央視的電話終於打到柳敬亭的手機上,這次負責和柳敬亭接洽的已經不再是跟鄭餘走得親近的石煒,而是另外一個五十多歲的阿姨。
“經過臺裡慎重考慮,決定將小柳你的《三國演義》定為‘向六一獻禮’的重點劇集,檔期和宣傳資源都將以本劇為優先,繼續努力。”
這個電話結束之後的第二天,央視就有記者去探了《三國》劇組的班,《三國演義》電視劇拍攝的新聞也第一次出現在央視六套的娛樂新聞報道中。
同天晚上的每日新聞,播放了記者對燕大歷史系教授的採訪,老教授提到“三國演義”神采奕奕,認為這本書已經具備了諾貝爾文學獎的資格。
至此,三國、魏武、漢武三劇的地位之爭也落下帷幕。
……
八月的《匠錄》在武俠迷們千呼萬喚聲中正式出街,萬眾矚目的“射鵰三部曲”最後一部即將揭開廬山真面目。
《倚天屠龍記》就這樣帶著一些疑問和好奇地露出尖尖角,新刊按慣例放出全部一章:
“天涯思君不可忘”!
因為這次連載並非是按照柳敬亭原本計劃的時間出來,所以他手裡暫無存稿,是真正的寫一章發一章。
大家素來知道他的能耐,對質量並無擔憂,而且《哈利波特》不急著出第三部,對工作狂柳敬亭來說,時間還算充裕。
之前柳敬亭製造的幾場風暴的餘韻還沒完全散去,“倚天屠龍記”就開始緩緩而堅決地佔據新的話題版面。
每次古庸生新書開啟,大家第一時間會對書名進行各種分析和推測,這次也是一樣,不過由於“倚天屠龍”什麼的實在顯得霸氣外露,跟之前“射鵰”、“神鵰”實在扯不上什麼關係,有讀者吐槽說:“是不是說“射鵰”已經滿足不了古大的胃口,這就要屠龍了?”
“難道射鵰三部曲要以一部奇幻書收尾嗎,如果那樣的話,是不是有點坑了?”
“古大的武俠一直在求新求變,如今武俠式微大勢所趨,所以古大準備轉向奇幻的想法也不是不可能,大家不要忘了,古庸生還有一個筆名叫做中原一點白。”
紛紜的猜測在第一章出來之後更加熱鬧。
郭襄!
又見郭襄,三部曲以超人氣角色郭襄結尾,可謂皆大歡喜。
關於《倚天屠龍記》的主角問題,不知多少武俠迷曾猜得黯然神傷。
郭襄何足道張君寶張翠山?
不不,都不是,大家忽略了一位宗師級作家的任性。
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