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柳敬亭這個人對自己的新聞八卦向來不大理會,但是一旦涉及到朋友同事,就會立即不淡定,所以我們覺得這上面有文章可以做,比如他最新一個故事的連載《多情環》寫人與人之間的仇恨,我們認為,可以把他這種暗喻引到你們老闆身上,然後開始炒新話題。”
袁颯暗暗腹誹了一句卑鄙,然後回道:“這次只做電視劇和文字上的話題,不要涉及到人身攻擊,弄巧成拙的代價得不償失。友情提示一句,真惹怒柳敬亭,只怕你們攬不下來。”
“請您相信我們的專業性。”
“好了,這個話題到此為止,《多情環》的問題,我們會考慮,你們見機行事吧。先這樣。”
這個聊天結束不久之後,鄭餘在接受採訪中,接到記者這麼一個問題:“請問你怎麼看柳敬亭的《三國演義》和他最新的一篇武俠《多情環》?”
這種問題就是傳說中的“稿紙問題”,提前打了草稿。
鄭餘謙謙而笑,然後回答道:“我稍微看了一下啊,蠻熱鬧的,呵呵,事實上我們最近也在做這樣一個事情,你們可以關注下我們的官方微型部落格,至於另外一篇武俠,我沒時間去看,什麼內容能介紹下嗎?”
記者:“大概就是透過一種武器講解一個道理。”
“這種想法很有新意的,不錯。”
“是,可是他最新一篇講的道理是‘仇恨’,有網友認為這是在暗喻你,不知你怎麼看?”
鄭餘完全驚訝狀,反問:“暗喻我?你們一定搞錯了,我們哪裡有什麼仇恨,呵呵,網友們亂猜的?”
“是這樣,剛剛你提到你們的官微最近也在寫三國史的周邊故事,有網友認為你們這是在斷柳敬亭的路,你們提前寫完了他的故事,是他們陷入抄襲的境地中,所以他們認為你們這是報復他們人氣比你們高,是惡意競爭。”
鄭餘哈哈大笑,說:“沒有的事,這真是他們想多了,我們之所以做這樣一個番外的編寫,完全是為了增加跟觀眾的互動,用另外一種方式跟觀眾進行交流,絕對沒有針對任何人的事情,不可能。”
……
第二天,鄭餘的採訪報道出街,標題:“柳敬亭最新武俠疑暗諷鄭餘仇視“三國”人氣,鄭餘大笑否認”,報道內容除了和鄭餘的對話之外,剩下的編外話,充滿了對柳敬亭的調侃,借他新書名“多情環”指出他這次暗喻實在有些“自作多情”的嫌疑,因為被暗諷的人,不僅毫無芥蒂,而且似乎都不知道有這件事。
很快,網上的輿論導向變成了“柳敬亭新文挑釁鄭餘,實則為了炒作”,恆河沙率領手下的id大軍展開進攻。
一個頂級的網路推手團隊,可以用二十個v號輕易將一個話題推上熱門,比如今天,他們用了幾個小時就將#柳敬亭自作多情#送上當日熱門榜。
這是輿論的可引導性起了作用,隨著這個話題的熱議之後,輿論的一不可收拾性立即作出響應。
“柳敬亭嘲諷鄭餘自然是拳頭打錯地方,自以為是、自作多情的典型,大家同時可以想一想,伊水安不停地約搞,不,約稿柳敬亭,試圖維持這種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豈非也是自作多情?坊間不是早就流傳開,柳敬亭已經泡了一位白富美……後面不便細說了,你們懂的。”
這是一個完全由數字字母組成id的帖子,剛不久,就立即有一些營銷號的知名博主轉,並留下“腦洞開得太大,不要黑我古大”一類的好像在挺柳敬亭的評論。
玩論壇、微型部落格的老手都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有時候黑一個人並不一定要拼命地去罵他,有時候轉罵他的帖子,裝出義憤填膺回擊的姿態,一樣能達到效果。
頂貼效果雷同,因為黑人本來就是廣而告之嘛。
柳敬亭和伊水安的新聞反覆被拿出來炒,雙方讀者和本人都懶得理會,這次謹慎地加了一個“白富美”,算是進一步試探柳敬亭底線。
星月電視先忍無可忍,由宮承品親自下任務回應,然後再先斬後奏地跟柳敬亭商量。
“我們的劇本明明比他們的所謂番外出來得早,為什麼放任他們在那裡毀謗?”宮承品傳媒世家出身,有時候對柳敬亭“消極沉默”不太理解。
柳敬亭說:“那宮總你看著你安排吧,我現在不想聊這事。”
這是很奇怪的事情,舊事重提、嚼過十幾遍的甘蔗、吃過的剩飯,反反覆覆,就是一副不想讓你好好生活的架勢,看上去好像有什麼不共戴天之仇一樣。
實質上的影響力沒有,但久而久之,難免讓人心生厭倦,特別是都要有家庭之後,哪裡還能像以前那樣全部無所謂。
柳敬亭一言不,在楊麗璐和徐晴的注視下,起身離開辦公室。
她們也瞭解,當他不想說話的時候,最好不要試圖跟他講話,連安慰什麼的都省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