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劇的賣點在於用藝術的手法再現史實,觀眾在既有的歷史知識支援下,猜測劇情,獲得優越體驗,他這樣全憑自己想象胡編亂造,用寫的方法寫歷史,觀眾怎麼可能會產生代入感?”
鄭餘速讀了一遍《三國演義》第一回,把小冊子往桌上一丟,居高評價道。
“他的切入點在劉備,主線應該是建蜀,劉備、諸葛亮、五虎上將,確實有很多故事可以敷衍。”
鄭餘一個助手接道。
“那又如何呢,這種譁眾取寵的歪曲歷史,觀眾不會買賬,等著瞧好了,以後不用再關注這種東西。”
鄭餘不屑一顧的語氣十分明顯,助手和學生都點頭答應。
……
“桃園三結義,這樣說沒有問題吧?”
鄭餘封殺“三國演義”的時候,老李和宮緣和也在聊這本書的開篇。
“這個總結得好,如果這個劇能做起來,這句話能流傳開來,嗯……老李,我還是代小柳同學問一下,這樣的歷史演義法,不會有什麼問題吧?”
老李笑著搖頭,道:“歷史這個領域,向來沒有統一定論,某些著名歷史事件,歷史學家們也是各執一詞,畢竟沒有人親身經歷過那些朝代,只要能說得通,都不失為一家之言,唯一要注意的是,歷史觀不要出問題,不過這一點呢,我們不必要為小柳擔心,他聰明著呢。”
“怎麼說?”
老李重新拾起那本薄薄的冊子。翻開幾頁,用手指比劃了一會,念道:“念劉備、關羽、
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
唸完這句,欣慰地品咂了一會,評道:“老夥計注意到沒有。劉關張結義,為的不是爭霸天下,而是救困扶危。報效國家,這樣一句話出來,故事的整體格調立即拔高數個層次,意義不再一般。”
宮緣和了然點頭。道:“只要宣揚正能量。歷史觀不出差錯,故事不妨精彩,方便更廣泛地傳播,是不是這麼說?”
“可以這麼說,而且,小柳自己也說得清楚,這是歷史性質的作品,既然是。虛構不可避免,思路沒有問題的。”
……
《神鵰俠侶》和《三國演義》的競相爭彩。使得柳敬亭再次成為十一月份文化界的熱門符號。
對“柳熱門”來說,十一月除了手裡的幾個工作之外,另外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楊麗璐生日。
七月份自己過生日的時候,楊麗璐給自己煮了一碗特別成功的長壽麵,後來晴姨私下告訴自己說,楊麗璐為了成功煮出這碗麵,私下練習了很多次,包括煎荷包蛋。
煮麵煎蛋對柳敬亭來說,不算什麼難事,但是他照搬照抄的話,未免顯得沒有誠意,即便沒有人提醒,柳敬亭自己也清楚,楊麗璐這次生日,所有人都在關注和期待著他的舉動。
在大家的這種期待下,十五日晚,柳敬亭宣佈要加個班,因為美國那邊需要改一段《哈利波特》的劇本,而且情況比較急。
吃完晚飯,其他人按計劃去看電影,柳敬亭一個人返回辦公室工作。
不過,柳敬亭剛回到辦公室不久,楊麗璐隨後出現。
“改劇本……總要翻譯吧?”
楊麗璐語氣中有明顯的責備意向,顯然是對他剛才沒有主動留下自己表示不滿。
柳敬亭笑了笑,說:“我跟自己打賭啊。”
“嗯?”
“我跟你們說完我要加班的時候,我就開始用意念與你的意念對話,讓你留下幫我。”
楊麗璐撇了撇嘴,似乎接受了這個解釋,問:“要改哪些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