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藍圖斯和柳敬亭被炒作得如何勢不兩立,不管這場出版界的巔峰之戰被渲染得如何白熱化,對古庸生的鐵桿讀者來說,這些都並非當前最重要的事情。。。看最新最全
隨著《匠錄》四月刊的上市,書迷們苦等的情節終於出現。
磅礴蒼茫、淚笑交織的《射鵰英雄傳》幾乎將整個武俠類別的地位向上提高了一個檔次,郭靖和黃蓉不僅成為武俠中的典範情侶,更是進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從那之後,大家說一個人笨就可以說“你怎麼比郭靖還笨”,贊一個女孩聰敏,就是“跟黃蓉一樣聰明”。
“靖蓉”兩個字已然成為專有名詞。
作為武俠史上最經典的情侶形象,靖蓉的故事雖然在《射鵰》中告一段落,但大家對於他們的分析和後期情感走向的猜測,從未停止過。
他們雖然不在江湖,江湖卻一直流傳他們的故事,很多心癢的讀者甚至已經在續寫他們的故事,但,終究不是原版,不論寫得如何接近原著,大家仍然期望從古庸生那裡得到最終的答案。
這個時候,《神鵰俠侶》的第二回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郭靖和黃蓉也正式登場!
“那男的濃眉大眼,胸寬腰挺,三十來歲年紀,上唇微留髭鬚。那女的約莫二十六七歲,容貌秀麗,一雙眼睛靈活之極……”
雖然沒有直接報出姓名,但對老讀者來說。這一段描述足夠他們做出判斷。
“這二人正是郭靖、黃蓉夫婦……”
儘管前面郭芙已經出場,但當讀者們看到“夫婦”兩個字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心中溫暖感慨。兩人經歷生死波折,終於有情人終成眷屬,結成夫婦。
靖蓉出場後,故事情節稍轉,寫夫婦二人探查“陸家莊失火”的事情,既承接前文,又藉機點出黃蓉機智多謀的性格。隨後一段對話,進一步將夫妻二人情感篤厚的現狀和性格特徵呈現給讀者。
對話的大意是圍繞李莫愁展開,郭靖認為李莫愁武功高強。比較難纏,希望找到岳父黃藥師一起對敵,黃蓉卻不以為然,嘲笑他人越大。膽子越小。郭靖坦然承認,說“越是練武,越是知道自己不行”。
這句話實際就是“學,然後知不足”的另外一種說法。
在《神鵰》一書中,郭靖“儒家文化化身”的形象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人格魅力漸趨於完美,類似言簡意賅的金句以及舉動,在後面還有許多例證。
形象臻於飽滿的郭靖在與本書男主角楊過的對臺中。完全未落下風,丟擲的那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不僅與全書主題“問世界情為何物”平分秋色,更是成為武俠中“俠義精神”的經典詮釋,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寫手。
有趣的是,郭靖這段話還在讀者群中引發過一陣爭議,大家在排列人物武力值的時候,竟然在郭靖和李莫愁之間有過猶豫,認為郭靖覺得自己需要找到岳父才敢跟李莫愁對敵,所以李莫愁應該跟他不相上下。
實際上,作者這麼寫主要是為了塑造人物,李莫愁跟郭靖壓根不是一個級別的選手。
後面寫到郭靖作嘯邀戰,黃蓉從旁相和,真是妙之又妙,形成前兩回第一個大爽點。
“郭靖沉思半晌,忽然張口長嘯……嘯聲遠遠傳送出去,只驚得雀鳥四下裡亂飛……一嘯未已,第二嘯跟著送出,嘯上加嘯,聲音振盪重疊,猶如千軍萬馬,奔騰遠去……”
作者高超的技藝在此得到力證,之所以有那麼多人迫不及待追讀《神鵰俠侶》,就是希望再見郭靖黃蓉,想知道他們感情怎樣了,武功練到什麼地步了,此處,郭靖牛刀小試,長嘯一出,直中讀者癢處。
而後面寫到黃蓉相助的嘯聲,可謂精彩之上又添精彩:“郭靖的嘯聲雄壯宏大,黃蓉的卻是清亮高昂。兩人的嘯聲交織在一起,有如一隻大鵬一隻小鳥並肩齊飛……雙嘯齊作,當真是迴翔九天,聲聞數里……”
何其絕妙的比喻!
多麼讓人拍案叫絕的小劇情設定!
金庸的真正價值,從來就不會因為那些聰明、犀利的評論者的無知論斷而有絲毫褪色,武俠從來沒有過時,只是再沒有人能寫出如此精彩絕倫的故事而已,不然,每年一波的翻拍難道是因為那些電視人有錢沒處用?
《匠錄》的連載停在青袍客那哈哈一笑的地方,而且大家早就猜到青袍客就是東邪黃藥師。
簡單一回半,東邪西毒、郭靖黃蓉全體亮相。
……
連載看完之後,難免對後面劇情越發期待,不過眼下柳敬亭和藍圖斯的交手已經臨近,大家的注意力還是很快得以轉換。
從書名和官方發出的宣傳文案來看,《哈利波特》多半就是一個童話故事,畢竟“柳敬亭”這個名字就是靠寫童話出道,而且跟藍圖斯爭市場,走這個路子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媒體上提起柳敬亭這次的選擇,也紛紛給予正面評價,認為他眼光精準,深諳圖書市場規律,能以己之長,攻彼之長。
網友中也有部分嘲諷柳敬亭投機取巧,但大部分人還是對此表示期待,畢竟是寫過《小王子》的柳敬亭啊。
中國網友則是一邊倒地支援,涉及到這種跨國之爭,名族尊嚴的原則性戰爭,大家的立場還是比較堅定,極個別中二網友和為求標新立異的時事評論家們會比較“客觀”地對兩書都進行期待,並表示自己喜愛藍圖斯筆下的宏偉宇宙,這一點只關藝術。不關民族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