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敬亭點頭。其他人也大概明白了柳敬亭的意思,沒什麼意見,開始期待起來。畢竟看其他同行在社交網路上不停曬各種年會籌備照片,難免心嚮往之。
……
12月28日,柳敬亭依約參加了首發年會,他到來。也掀起了當晚年會的第一個大**。柳敬亭終於體會到諾貝爾光環加持在身的能量。
柳敬亭跟大家打了招呼之後,很快被戴岸橋拉到一旁講話。
“知道你不喜歡這種場合,我也不喜歡,跟一群陌生人聚會,還要各種端著、裝著,實在彆扭。”戴岸橋道。
“那你以後自己創業,這種場合卻是避免不了。”
戴岸橋無奈點頭,然後表情又轉為殷勤。說:“等下可能要你上去講兩句話,你看……”
柳敬亭皺眉。然後瞪了戴岸橋一眼,說:“那我真管你收出場費了。”
“當然啊,而且,除了公司支付的部分,我另外多給你‘平行世界’加百分十五的股份,怎麼樣?”
“這個誘惑就太大了啊。”
戴岸橋大笑。
“老戴你在首發工作這麼久,有沒有接觸過作者,或者跟編輯聊過,比如一般你們的作者會有哪些典型的問題?”
“我跟編輯部總編筆走龍蛇吃飯的時候,聽他提過一次,說有些新人作者寫書習慣把精彩的情節放到後面,開篇很平淡,成績不理想就會責怪推介的問題,他舉個例子說,有個作者跟編輯抱怨,他後面的故事已經達到諾貝爾的水平,但是因為沒有推介,所以成績不好。”
柳敬亭愕然,說:“如果真的達到了諾貝爾水平,豈不是撲得更慘?我絕對不認為《老人與海》在你們網站連載能出什麼成績?”
戴岸橋笑,說:“就是這麼個意思。另外還有些作者,未曾投稿開書,先跟編輯把那些大神們逐一批評一遍,從文筆到故事情節,接著就聲稱自己要獨創一個流派,打造一個全新的體系。”
“這個問題我們雜誌也有,比較常見。”
“還有一類讓編輯哭笑不得的情況,就是有些作者剛一簽約,就開始籌劃著給自己的粉絲公會起名字。”
柳敬亭笑了笑,說:“我也有過這種想法啊,這也是作者的寫作動力之一嘛,就好像很多演員會偶爾幻想自己的粉絲名一樣。”
戴岸橋實在沒辦法腦補讀者遍天下的柳敬亭,空想粉絲的場景。
“好像開始了,天倫之歡在講話。”戴岸橋側頭看向舞臺。
……
柳敬亭本來是被安排壓軸出場,但是戴岸橋考慮到他要早點離場,所以,天倫之歡之後,就請他上了臺。
“我自己相關經驗不是很多,只推出過一部,今天站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個我看過的帖子,帖子標題叫做“賈鯉魚論網文”,裡面有這樣幾個概念,說出來大家可以一起探討一下。
首先,他說“節奏第一”,在長篇的連載中,講究劇情的環環相扣,認為這是留住讀者的關鍵因素;
其次,他說“戒諷刺”,說的是作者的心境問題,指出有些作者會格外排斥那些在市場反響極佳的紅書,認為他們的橋段爛俗,認為他們的文筆**,認為他們的設定老套,寫作過程中,刻意避開這些因素,帖子認為,能經得起市場檢驗的書,無論如何都有可取之處,可以不認同,但是要有敬畏之心;
接著是“立主腦”,大概就是故事的粗綱,一部有一條主線,一人一事,概括來說,就是主角如何遭遇,如何崛起,如何結局,這條線儘量清晰,不能過度偏離,而且,一旦到收尾處,當斷則斷;
第四是“戒荒唐”,講的是故事的虛擬邏輯問題,要在自己設定的世界觀內達到自洽,不能太過匪夷所思,處處自相矛盾;
第五是“貴淺顯”,當然,淺顯絕對不是筆力淺,相反,能將一波三折的故事用淺顯通暢的語言表達出來,尤為需要筆力支撐,同樣的,過分玩弄文筆,只會讓讀者閱讀不適;
最後,帖子給出了一個小小的反轉,提出“快動筆”,說聽多少理論都沒有意義,如果想成功,拿起筆去寫吧。”
柳敬亭笑著頷首,總結道:“謝謝大家花時間聽我講話。”
柳敬亭下臺後,戴岸橋問:“誰是賈鯉魚?”
“過兩天你就知道了。”
戴岸橋不再追問,跟父親打了招呼,送柳敬亭離開。
……
兩天之後,《匠錄》上市,麗陽新作《帶著鯉魚出發》正式跟大家見面,“賈鯉魚”的身份終於曝光。
當天晚上,映日文化公司作者年會在《匠錄》新辦公室舉辦,伊水安、韓朔等作家都受邀參加了此次年會。
“小古,你這次年會請薛慕亮策劃的嗎,居然玩了這麼豪奢的一把。”
韓朔進場後,跟柳敬亭調侃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