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被稱為人類文學奧林匹克山上的宙斯,地位異常崇高,而《哈姆雷特》無疑又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該作品所呈現出來的深厚核心讓無數“莎學家”為之痴迷。
這也是為什麼一句“生存還是死亡,這是個問題”能傳世至今的原因。
今晚到大禮堂的人雖然不多,但作為世界排名前十的名校大學生,他們的欣賞水平仍不容小覷,先不說精彩的劇情,單是高頻出現的經典臺詞就著實給他們帶去不小的震撼。
本來是抱著打發時間,做好隨時準備離場的觀眾,看完整部劇之後,甚至忘記離場,仍舊沉浸在前所未有的話劇觀賞體驗中。
能關注到這麼小規模的公演的同學,當然是話劇的忠實愛好者,既然是話劇的忠實愛好者,當然能隱隱捕捉到《哈姆雷特》的偉大。
當演員出來謝場時,坐在前排的柳敬亭率先起身鼓掌,接著在場所有觀眾相繼起身由衷地把自己的掌聲送給了舞臺上的演員,其間不乏叫好聲。
這個時候,主持人適時出場,說了一通放置世界所有舞臺而皆準的套話之後,提高嗓音道:“今晚場上還坐著一位貴賓,一位來自中國永珍學園的貴賓,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剛才大家所看到的這部精彩絕倫的話劇,就是出自他手,下面讓我們歡迎《哈姆雷特》作者,我們中國的朋友——柳敬亭先生!”
在場的英國學生或許還有人不認識柳敬亭的,但是中國留學生,幾乎無人不識,甚至還有幾個留學生特意是為了看柳敬亭而來。
葉崛、孫泊雅和兩位永珍老師一邊拍手,一邊側身讓柳敬亭走出觀眾席。此時的柳敬亭對這種局面早已不再陌生,而且在話劇開始的時候,葉崛就已經提醒他等下要上臺。
柳敬亭一臉誠懇微笑,快步走上舞臺,還沒站穩,就聽觀眾席有人叫道:“古庸生,好樣的!”
看來今天來現場的還有古庸生的武俠迷,柳敬亭頷首致意,英國那邊的學生卻有些困惑,不是說是柳敬亭嗎。怎麼又變成古庸生?
反應機敏迅速的主持人很快為大家解釋了這個疑惑:“古庸生,這應該是柳先生的另外一個筆名吧?”
“是。”
“果然如此,好,那現在我們開始問話劇的問題,請問柳先生。你看完整部劇之後,有什麼樣的評價?原著的精彩呈現出了多少?”
柳敬亭沉吟片刻。認真用英語說道:“首先。我要跟大家坦白一件事,這部《哈姆雷特》的故事,雖然取丹麥的背景,但本身是屬於英國,熟悉英國曆史的同學一定明白這句話的意思。”
臺下有人附和。
柳敬亭續道:“其次,演員們的表演雖然有不流暢的地方。我想那應該是時間不夠充足的原因,但總體來說,已經十分令人驚訝,謝謝所有演員。”
儘管在把話劇交給英國之前。柳敬亭堅信英國人能更好更快地理解劇本,但是真正觀看錶演之前,柳敬亭還是感覺到一些莫名緊張,畢竟,這樣的曠世名著若不能廣泛流傳,這個世界就失色太多,好在這些劍橋的精英們沒有讓他失望。
“最後,嗯,希望這部劇能更好,被更多人看到,”說到這裡,看了一眼坐在觀眾席的兩位老師,想起他們交代的話,補充道:“也希望這次合作能給中歐文化年塗抹上一角不一樣的色彩。”
隨著柳敬亭的講話結束,大禮堂觀眾開始散場,幾個中國留學生,各自拿著幾本武俠衝上舞臺找柳敬亭簽名。
簽完名之後,《哈姆雷特》的兩位導演終於抓住機會,拉著柳敬亭去聊天,而這當然也是柳敬亭一個晚上最想做的事情。
於是,三個人聊了一個通宵。
……
“從明白話劇是什麼意思開始,我就接觸話劇,這些年來,看過的話劇怎麼也不會低於兩百部,而昨晚隨意看的一部名叫《哈姆雷特》的話劇,卻是有史以來讓我感到最不可思議的一部話劇,歷史、愛情、理性、哲思,我現在甚至都不知道應該從哪一個角度入手分析,更讓我吃驚的是,這部劇居然出自一箇中國少年之手,沒錯,我昨晚看到那個來自古老中國的男生,聽中國的學生說,他還是一位寫功夫的作家,難以想象的東方天才!
噢對了,推薦喜愛話劇的同學不要錯過這部《哈姆雷特》,因為這會讓你後悔很多年,同時,推薦暫時不喜歡話劇的同學同樣不要錯過,因為你們會因此愛上話劇。”
這個帖子來自劍橋大學某公開論壇,可能是因為發這個帖子的id在話劇話題上比較有信服力,所以這個帖子發出來不到十個小時,就吸引了三四千的點選和三百多條回覆,一時間成為論壇最火熱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