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事件之後,鄭求是的打假再不復當年之勇,雖然他在最關鍵的時刻,做了一個自以為聰明的選擇——打假黃河文藝。
混跡網路這麼多年,儘管沒有任何證據,他也早猜到之前給自己提供資料的業內人士,必然跟黃河文藝有關,甚至就是黃河文藝本身,他能猜到,千紅自然也能猜到。
所以,當古庸生一方以壓倒性優勢對自己進行碾壓時,他巧妙地選擇了去咬黃河文藝,這樣一來,千紅一定會樂見其成。
他賭對了結果,卻不知道千紅不追究,是古庸生本人根本不願意大家再浪費一秒鐘時間在這件事上,古庸生跟陸藝籌說:“既然有空,為什麼不去看螞蟻上樹或者睡覺?”
而星月電視沒有對自己窮追猛打,則是因為那位年輕的掌門人宮承品,意識到自己成了古庸生的一把刀,所以他刻意壓下了對鄭求是的後續制裁,藉此向古庸生表明,我星月可不是你隨隨便便就能控制和利用的。
於是,這場風波結束在另一場沒有言語和對抗的博弈中,而鄭求是打假黃河文藝也成了網路上的邊角料,乏人問津了。
質疑古庸生時,隨便一條微型部落格也有三四千的轉發、七八千的評論,那是何等的輝煌,何等的榮耀,反觀現在,發一條所謂重磅內幕,不足百人圍觀,規模熱度,實在不能同日而語。
……
《蕭十一郎》上市之後,古庸生算是超額完成了當初對陸藝籌的承諾。陸藝籌出於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構想,主動建議古庸生休息一段時間。不料就在這個當口,冒出一個鄭求是,然後既定的計劃又被打破,古庸生不僅沒有得到休息,還要雙開連載。
“我不知道說什麼好,就是計劃趕不上變化這句廢話了。”陸藝籌在給古庸生的電話裡頗有些無奈地笑道。
“不妨事,我本來也沒打算休息,趁著高三前。多寫點。”
“實際上,國內許多名校可以排隊任你挑,何必那麼辛苦?”
“那沒意思,進去之後也是被當做怪胎圍觀或者指點,你明白啊。”
“怪胎?”陸藝籌笑道:“你終究是怕麻煩。”
“是啊,想正常一點完成大學生活,伊水安總是在探索人生的終極意義。在我粗淺地看來,就是行為慣性和心底的念頭,大概每個人的心底都會有一件特別想去做的事情,如果不能如願,會遺憾得坐立不安,讀大學就是我的念頭。”
“瞭解。只是要累點。另外,《楚留香》仍舊發在《原上草》吧,和《蕭十一郎》一脈相承,《雲海玉弓緣》上《大江湖》,每次連載多少字你自己定。這個我實在不好意思再提要求。”
“《楚留香》兩章,《雲海》一章。暑假的時候,楚留香第一部可以完成。”
“第一部?”
“對,會有一個系列,因為偵探內容會是主旋律。”
“武俠和偵探的融合,這個創意很好,預計會有幾部?”
柳敬亭笑道:“寫到楚留香家喻戶曉為止吧,不然怎麼對得起他這個出場。”
“我對此表示無任歡迎,據經驗來看,系列向來就是收視率的保證,容易出典型、容易形成固定讀者群。”
接著兩人關於情節和出版事宜又交換了一下意見。
……
《楚留香傳奇》和《雲海玉弓緣》正式開始連載。
實際上,《血海飄香》到了第二章“海上浮屍”就已經非常直白地透露出全書的基調和氛圍,不停地有屍體飄過來,楚留香同學不停地分析推斷,透過和幾個紅顏知己的對話,把線索理清,把伏筆埋好,同時透過楚同學機智地判斷和敏銳地觀察,牛刀小試地展現了他偵探天賦,接下來的劇情也就順理成章。
當然,本書秉承了《蕭十一郎》的既定風格,通篇下來,充滿趣味、機鋒、警句似的人物對話隨處可見,而且整個故事情節也基本靠對話推動,這也成了古庸生無團隊的又一鐵證。
就古龍先生的諸多作品而言,《楚留香》堪稱影響力最大、知名度最高的作品,其八個系列故事,幾乎開創了武俠的又一黃金時代。
即便是放在整個武俠世界,它也是一部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