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開始了吧?”
宮家別墅某間暖閣內,宮緣和正在和一位與他年齡相仿的老人下象棋。那老人突然抬頭問了一句。
宮緣和會心一笑,轉過頭道:“老馬,開始了麼?”
一個五十歲左右的老管家模樣的人走了進來,道:“第一個書名已經出來,叫做雲海玉弓緣。”
“如何開篇?”宮緣和那位棋友立即問道。
“是一首曲譜。”
“念來聽聽。”
馬管家稍作沉吟。念道:“三月豔陽天,鶯聲嚦溜圓。問賞心樂事誰家院?沉醉江南煙景裡。渾忘了那塞北蒼茫大草原……”
雲海玉弓緣開篇用的是《滴滴金》曲譜。這種以詩詞開篇的模式,在後來金庸先生的多部裡都有體現,不過樑書中詩詞大多是作者自己創作,金庸先生則多引用前人之作。
“靈雲縹緲海凝光,疑有疑無在哪邊,嗯。這應該是《白髮魔女傳》、《七劍下天山》的路子,不錯不錯,對我的胃口,他不寫這麼一篇。我也不願他意。”那老人莞爾一笑,說道:“年紀大了,實在不願去看《蕭十一郎》,不習慣那種講故事的方式,而且,那是年輕人的江湖,看著胃裡反酸,心裡嫉妒。”
宮緣和笑道:“老李你六十歲的人突然看起武俠,這本身就是聊發了少年狂。”
“打發時間,而且仔細讀起來,當著有些意思,文字既好,見識也高,就說那個《白髮魔女傳》吧,年輕人都惋惜卓一航和練霓裳,可我看了一心就為武當山那幾個老頭不忿,養了這麼一個好徒弟,偏偏留不得,這種子女不中留的悲痛,豈是他們小年輕小孩子所能體會的?來來,把這局了了,我去看看現場怎樣了。”
“你這樣三心二意的狀態跟我下,擺明讓我撿便宜,即使我贏了,也沒什麼光彩,免得你說嘴,我不下。”
“您二位先下棋,我去把著現場,即時彙報。”馬管家見勢接道。
宮緣和頷首道:“這樣最好,現在我都很少看電視,手機和電腦更是懶得去碰,對眼睛傷害太大,你也要引以為戒。”
老李不以為然道:“你一輩子就和電視打交道了,現在說不看電視,真是奇聞怪談。”
宮緣和笑了笑,道:“你評起武俠來振振有詞,你可知那古庸生也是個小孩子?”
“不是小孩,也不能讓一個二十歲的小姑娘把幾個老道打得那樣狼狽。”
“得,咱們繼續下棋。”
……
和老李一樣,古庸生的老讀者們看到《雲海玉弓緣》開篇時,頓時陷入集體狂歡中,直播影片瞬間彈幕密佈。
“古大大回來啦!”
“就是這種感覺!”
“你早這樣,我就不會黑你啦。”
“我宣佈,即日重回古大麾下,之前說的話全體收回!”
……
這次質疑之所以瞬間策反了大批讀者,根源其實還在轉型,他們之所以跟著鄭求是倒戈古庸生,一大部分的原因是想把古庸生拉回到原來的道路上,彷彿現在這樣。
密集的彈幕後,那個孤絕的背影仍舊不屈地坐在那裡,好像他在那裡坐了很多年,他的手臂不停在動,大螢幕上的字快速增加著,其實,單是這種超人的手速也從側面說明了一些問題。
不知是哪個網友,突然發了一條“不知為什麼,突然有點心疼古大壓。”
這條字幕一出,接著數十條同樣的字幕跟隨。
“他只是想好好給大家寫故事,卻被我們逼成這樣,我們真的做錯了吧……”
突然,大家陷入沉默。
彈幕退去之後,古庸生的背影再次乾乾淨淨地出現在大家眼前,只見他稍稍抬頭看了一下螢幕,略作思索,繼續敲起鍵盤。
某些心軟的女性網友,眼眶突然莫名溼潤起來。
這個時候,一條異常不合時宜的問題突兀地滑過幾十萬個螢幕:“你們說,古大另外一本書會是什麼?”(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