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兒八經的炮彈,炸彈,也都需要底火。
而目前兵器學院最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研製底火。
李二心底暗笑,表面卻恍然大悟:“對對對,賢弟所言在理,賢弟所言在理,這加特林,愚兄拿著實在是不合適,還是由賢弟直接進獻比較好。”
話語間,收拾了傢伙事,該打掃戰場的打掃戰場,該巡邏警戒的巡邏警戒,兩人則一道返回。
先把衣服都換回來。
接著到船上安撫說明情況。
最後在中央軍帳接見榮留王。
“久仰王上大名,怠慢之處,還望海涵。”
計劃都是提前商量好的,這次接見,陳遠為主,李二就打個醬油。
榮留王也不敢怠慢。
如果說剛來的時候還有點矜持驕傲,顧及顏面,那麼自從加特林開火,他那點矜持驕傲就徹底破碎了。
對於抵抗大唐繼續當他的土皇帝之事,也興不起什麼慾念。
因為明擺著打不過。
不出來就飛在天上往下扔東西,狂轟濫炸,出來就那會噴火的玩意,數千精銳騎兵秒沒,怎麼打?
怎麼都沒法打啊!
既然都沒法打了,那還掙扎個什麼勁,即便他願意,那些王公大臣願意麼?
恐怕屆時不等唐軍打進城,他就被綁了送出來投誠了吧?
是以趕忙還禮說道:“枟陽公說笑了,故國驚變,幸得枟陽公仗義出手,保吾家眷,感激不盡。”
陳遠哈哈一笑:“王上客氣,不論如何,王上都是我大唐冊封的郡王,即便要問罪,那也是我大唐內部之事,還容不得一些亂臣賊子胡來。”
說完話鋒一轉:“只是王上確定不跟隨吾等回返長安聽訓?”
榮留王苦笑,趕忙說道:“自然是要去的,高句驪附屬大唐,而今陛下意圖訓勉,乃是高句驪之福,更是某之榮耀,豈有不往之理?
只是枟陽公也知曉,時下平壤內亂,若不及時穩住使得局勢安定,某怕是無顏入長安面聖,故還請寬限些許時日,待局勢穩定,某自當舉家入長安,聆聽聖訓。”
長安還是要去的。
此時此刻,榮留王心中早已沒有僥倖,純粹的拖延對他來說也沒有什麼意義。
但一個完整的高句驪,跟一個糜爛割據的高句驪,絕對不一樣。
這跟個人品格沒關係,他也不在意那些無辜百姓的生死存亡。
他要穩住局勢,僅僅因為唯有這樣他才能利益最大化,得到長安方面更好的待遇。
陳遠點頭,看向李二:“感覺還是有點道理,秦兄以為呢?”
“愚兄亦認為有理,畢竟陛下要的只是聽訓,若非高句驪戰火延綿,生靈塗炭。”李二早就忍不住想放聲大笑了,不過還是辛苦的忍著。
至於榮留王回去之後會不會出現反覆,他其實不在乎,因為即便是反覆,也翻不起多大的風浪。
反過來,若是能迅速平定局勢,和平交接,那可就賺大了,如此不費一兵一卒便拿兵不血刃拿下高句驪,可比動用千軍萬馬來得強。
陳遠便對榮留王笑道:“那行,今日天色已晚,王上不妨暫且在營地將,待天明,某親自命人護送回城。”
“如此,那就有勞枟陽公了。”
“王上客氣。”
“……”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