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便會出現一種情況,那就是敵人選擇把戰場前推,不給攻城的機會。
比如派人盯著,一旦發現有情況,立馬出城利用地面兵力上的優勢衝陣。
可話又說回來,即便是這樣,高句驪方面也是很吃虧的,尤其到時候野外佈雷,那一炸起來,往後還敢不敢出來都是問題。
所以儘管可能不那麼好轟炸平壤了,但並不會影響戰略意圖,畢竟過來就是嚇唬人,消耗對面的,沒想過可以那麼輕易拿下。
高句驪方面也沒讓人失望。
儘管一直被轟炸,毫無還手之力,便連淵蓋蘇文漸漸都放棄了,只是躲,不再反擊做無用功,但投降的意思完全沒有。
得益於此,半個多小時的時間裡,氣球戰士們很是舒服的扔完了帶來的所有彈藥,此時的平壤城內硝煙四起,城門一帶往內,貴族府邸塌陷者失火者不計其數。
什麼是消耗?
這就是消耗。
消耗不一定要殺人,也不一定要燒營燒糧草,人與營地糧草之外,那些王公貴族的府邸是一樣的。
因為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來修復,這樣便損耗了國力。
而隨著彈藥都扔完,本次渡海奇襲平壤的任務也暫時宣告完成。
就看平壤方面到底什麼情況了。
事實上相比這種來自外部的騷擾轟炸,陳遠一行更想知道內部會有怎樣的反應。
畢竟這一番無解的轟炸,等於又給榮留王和淵蓋蘇文加了壓。
這個時候榮留王要更好的考慮到底要不要繼續頑抗,繼續頑抗下去到底有沒有勝算。
因為哪怕同樣是活著,人跟狗是不一樣的,總不能指望主動臣服和打到彈盡糧絕最後無奈投降一個待遇。
淵蓋蘇文的壓力則來自於榮留王。
榮留王有壓力,那麼自然而然他就有壓力,榮留王面臨的壓力越大,那麼對他下手的機率也就越高,他也更需要權衡是不是要先動手,先下手為強。
有趣的是這也是相互的,淵蓋蘇文有可能承受不住壓力鋌而走險的情況下,作為高句驪的王,榮留王最需要留心的並非大唐,而是淵蓋蘇文。
作為一代梟雄,淵蓋蘇文也沒有令人失望。
首先,他信不過榮留王。
以他對榮留王的瞭解,他幾乎可以肯定,哪怕沒有來自外部的威脅,榮留王也會欲將他除之而後快。
因為他所掌握的權柄已經有威脅到王室的能力。
一番堪稱無解的轟炸後更甚。
其次,他的性格也不允許他坐以待斃,將全家人的身家性命寄希望於榮留王的仁慈與英明。
對他來說,與其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遭遇打壓拖累,還隨時隨地會有性命之憂,不如先下手為強。
這樣至少在他做決定的時候不會有人拼命的拖後腿,影響發揮。
是以轟炸結束後,第一時間他便到宮裡請求辭官,隨後光明正大帶著一家老少離開平壤。
半路又悄悄折了回來,一直等到午夜,夜深人靜,果斷帶著死士,忠於自己的將士,在宮中內應接應下,一舉殺入王宮。
“殺!”
“榮留王無道,殺入王宮,廢除榮留王!”
“……”
事情到這一步,已經沒有遮掩的必要了。
尤其在宮裡分明有防備,狙擊力度超乎想象的情況下,只有一條路,那就是殺。
可令人吐血的是,好不容易殺穿了,榮留王卻不在宮裡。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