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長孫無忌的說法,李二也沒否認,聞言大笑道:“話雖如此,輔機亦大可不必妄自菲薄,因為這個時代屬於我們所有人,能遇上這樣的時代,能親眼參與見證這樣的時代,是吾等三生之幸。
況且這摺子裡不也寫了麼,可將磚窯,水泥,諸事皆放與民間,長遠來看,造紙,書局,等也可盡數放與民間,這一進一出,似乎也不虧吧?”
進,指的是行業增加了,可以做的生意種類變多了。
出,則是指上稅。
關鍵在於,這些新增的,被稱之為工業的生意,需要足夠多的財力足夠強的實力來支撐,一般人根本都做不了。
這也就意味著看似要上稅損失不小,實際上可能並沒有特別大的損失。
當然,如果可以不上稅還做這些生意就更好了,反正以前做生意從來不交稅。
這時奏摺傳閱,基本上也都知道什麼情況了。
如房玄齡這等出身相對簡單,本身沒太大利益追求跟外界也沒什麼利益糾葛的就不用說了,自然是盛讚不已。
畢竟維持國家的穩定和發展都是要錢的。
國庫沒錢,他們這些當官的也很為難,根本展不開手腳。
而即便不是這一類,那種跟長孫無忌差不多的,也忍不住讚歎,嘖嘖稱奇。
主要還是有好處。
如果什麼好處都沒有,單純只是徵稅,而且從原來的沒有,一下子漲到百分之二十,那肯定不爽。
哪怕迫於形勢不得不答應,心裡也難免會不舒服。
但是給了足夠多的好處,且不說到底是不是心甘情願,至少心裡舒坦很多,不會那麼難以接受。
這時李二笑道:“摺子諸位都看了,關於這件事,朕是這麼想的,那就是商稅必須要收,這磚窯水泥諸事也要放。
但是如摺子上所言,必須要監管,價格要監管,不可過高,製造要監督,不能想怎麼來怎麼來。
最為重要的一點,不論家奴還是平民百姓,工錢必須要給。
按照那廝的說法,這叫解放生產力,唯有解放生產力,國家才會發展進步,唯有解放生產力,我大唐才能在不遠的將來擁有並耕種更多的土地。”
大致上就這麼個意思。
奏摺上不但言明瞭商稅的好處,具體的實施辦法,便連需要的監管也一併寫上了。
對於整個國家發展來說,好處是不言而喻的。
因為把水泥磚窯乃至造紙這些放給民間,不管誰來,本身都是物質的增加。
對於這些世家門閥來說,雖然沒那麼的好,但是也不算差。
因為到底不白乾,多少有得賺。
至於這項政令到底怎麼實施,如何實現監管,那就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了。
而這個時候,陳遠已經在滎陽地界跑了一大圈。
收穫還是很不錯的。
白雲岩,石灰岩,大理石,花崗岩,黃土礦,鐵礦,鋁土礦,等等,礦種頗為豐富。
關鍵還很容易開採。
煤礦也找到了,儲量他也不清楚,不過根據現代社會查到的資料,是有三十多億噸。
感覺能燒很久。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