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認為還是滅高昌,焉耆人千里迢迢來入貢,高昌膽敢襲擊掠奪焉耆,分明就是不給我大唐面子!”
“……”
都是一群官老爺,有文有武。
乍一看去也沒什麼特別,可實際上,都穿著棉布做成的秋衣秋褲,那志得意滿的樣子,便彷彿連身高都比過往拔高了一截。
對於此刻長安城熱鬧的情形,一幫人也十分滿意。
說白了,不論是何立場,不論是否世家門閥,等閒沒人願意見到江山不穩,社稷動盪。
誰都願意在一個太平的時代追逐並延續自己的利益,誰都希望在煌煌青史上留下一個美名。
當然,僅僅這些是不夠的。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這抵禦戎狄,平定四方,可從來都不僅僅只是武將們的事!
至少截至目前為止不是。
截止目前,便是文官,也是擁有平定四海滅國建功之野望的。
往大唐之外傳播華夏之文化,引得四方來朝,那更是平生之志。
所以,對內要發展,對外,也絕不能什麼都不理。
起碼高句驪得平了!
吐谷渾tlf這些也要滅了!
如西域高昌這等不懂事不給面子的小國,也沒有存在的必要!
以至於原本是出來體察民情的,聊著聊著,都討論明年開春該打誰的事情去了。
李二其實也是這麼想的。
自從得了那一套九年義務教育教材,他這思維可開闊多了。
至少他知道這華夏大地之外,其它地方也有不少好東西。
他還知道大唐之外的石炭質量更好。
況且要不找幾個人打一打,製造那麼多兵器鎧甲幹什麼呢?
過去不打,那是因為國力還是不太允許,而且即便打下來也難以統治掌控。
而今這分明都要碾壓了啊,路也好了,別說馬車,便連汽車火車,也不是遙不可及。
如此,不說打大仗,先找個小國練練手,活動活動筋骨總可以吧?
畢竟相比內部富足,開疆拓土的吸引力還是更大一些,史官評價也會更高。
不過這事他也不著急下定論。
正如所言,今年就這樣吧,都這個季節了,好好等著過年,別瞎折騰。
他也想等陳遠回來問問他怎麼看,畢竟那是一千四百年後回來的人,看問題的思維角度都不一樣,沒準能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議。
是以還是很快制止了這場討論,笑道:“這些事可以慢慢再討論,當務之急,還是要穩住這東西兩市。
就好比這布行衣行,可不能看現在生意好就肆意漲價,千百年來,平民百姓還是頭一次有這樣的機會,往後的日子需要花銷的地方也多,吾等有幸見證這一幕,當盡心竭力維護好秩序,為後世做好表率,切不可行那等涸澤而漁之蠢事。”
這話還是很提氣的。
儘管這東西兩市大部分的商鋪產業來自門閥勳貴,不漲價其實在場相當一部分人就會少賺,但沒人覺得有問題。
因為涸澤而漁是不對的,好多年前老祖宗就教過了。
況且與開創盛世開後世之表率這種偉業比起來,區區幾個銀錢,實在不值一提。
也就這時,快馬入長安,帶來一份奏摺。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