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等娘倆起身,全場的動靜突然再往上掀了一個高度。
觀眾們鼓掌的同時,目光也紛紛看向“出將”門。
來人不多,就一個,但分量卻絕對十足。
因為他的名字叫……郭德剛。
一身金繡暗紋的黑袍,讓他五短的身材,也彰顯出幾分宗師的氣度。
邁著穩健的四方戲步,一臉微笑的走向自己的妻子和徒弟。
王慧笑眯了眼,而張芸雷則顯得有些意外,眼圈都不由得紅了。
不過,他貌似明白了小師爺,為什麼沒有給自己安排報幕的環節。
郭德剛的出現,同樣也出乎觀眾的意料。
但是沒有關係,只要能看到他,有沒有提前打招呼重要麼?
在鬧騰騰的動靜中,郭德剛和王慧一左一右,將張芸雷捧在了當間。
“今天來得人不少,滿坑滿谷的,我很欣慰……”
觀眾直接笑翻。
“今天我在廣德樓沒有演出,本來不好上來露這個面的,但是剛才我的徒弟張芸雷給大夥唱了一段《探清水河》,諸位衣食父母那麼捧他,我作為長輩的,還是得上來替孩子感謝大家……”
“這位是我的妻子王慧,不少人都認識,也是我的老闆……中間這位就是我的徒弟張芸雷,這孩子一路走來不容易,打小入得行……那會兒才八九歲的一個小孩兒,腦後扎著一個小辮兒……”
郭德剛沒有抖包袱,就這麼詳詳細細的介紹著張芸雷。
而觀眾們隨著對這年輕人瞭解越多,好感也在不斷上升。
臺上場面溫馨,臺下觀眾臉帶笑意,這讓後臺的胡炎看得,臉上也跟著笑了。
捧人的方式有很多種,拿人砸掛算,幫人站臺算,為人背書也算。
長輩說長輩話,同輩玩同輩活兒,場合不同,物件不同,所選的方式自然也不相同。
這是江湖門道,也是做人做事的章法。
而胡炎自己的章法,便是此刻站在後臺看著,半點風頭不搶。
就好像剛才五六分鐘的演唱,助唱的王慧始終沒要半點燈光,好讓所有人的心神全部集中在張芸雷身上。
幹得事兒不同,但道理都是一樣的。
如今這樣,於張芸雷來說,已經足夠了。
前面展示能耐,有他師孃親自助場。
能耐展示完,又有他師父站臺,親自背書。
整個班子裡百十號老少爺們,試問誰有他今晚的牌面大?
不用懷疑,打今兒起,張芸雷郭門二師兄的地位,再無動搖的可能。
後臺一幫子人精,有一個算一個,但凡腦子沒進水,沒忘記吃藥,自此都得高看他一眼。
同時,畫面裡有了郭德剛的存在,不僅僅是對內部的表態,更是外部熱點的引流。
所以說,內、外都齊活兒了,胡炎自己再上去,不就是畫蛇添足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