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似在沉思,又好似在追憶。
而本就俊俏的面容,在燈光下,更顯得唇紅齒白,眼裡含波。
“嚯~~~哇~~~”
“嚯”是男聲,“哇”是女聲,也可能還有想“呸”沒有呸出來的。
站立之人,不少觀眾當然都認識了,但從未見過張芸雷如此騷包,如此漂亮的形象。
亮相完畢,張芸雷舉止瀟灑,步態悠悠的走到場中,再朝觀眾鞠躬。
跟往常說相聲完全不同的出場架勢,一下把觀眾給整懵了。
“我是該鼓掌呢,還是不該鼓掌呢?”
無人帶頭,全場寂靜一片。
張芸雷沒管這些,眼睛努力看向炫目的燈光,好借力忘卻李賀東的存在。
終於,燈光迷離,他自己也很快迷離了。
“桃葉尖上尖,柳葉兒就遮滿了天……”
就一句,頓時讓觀眾眼前一亮。
“嚯,好空靈的嗓音!”
“嚶嚶嚶~”
“這調太好聽了吧?”
“嚶嚶嚶~”
“這是《太平歌詞》嗎?”
“嚶嚶嚶~”
“這是傳統小曲《探清水河》吧?也不對,腔調味道不對。”
“嚶嚶嚶~”
甭管猜不猜得出來,眾人都不自覺的保持著寂靜。
生怕違和的聲音,破壞了這迷離的氛圍,悅耳的曲調。
一句已過,場邊的樂師伴奏隨之跟上,直接讓小曲的韻味再翻一番。
觀眾眼前再次一亮。
等張芸雷第二句唱完,突然,一道如泣如訴的女聲合唱,也適時加入。
男聲清亮、悠揚,女聲柔婉、哀怨。
這哪裡還是在唱什麼小曲兒,完全就是六哥哥和大蓮姑娘這對苦命鴛鴦,生死別離後,隔著陰陽,隔著時空,隔著所有的一切,正在彼此互訪衷腸呀!
很快,張芸雷不但迷離了,眼裡是真的閃著淚光。
音樂是最能傳遞情緒的,而情緒也是最能感染他人的。
全場所有人,忘記了屏不屏不息,忘記了鼓不鼓掌,忘記了唱得到底是什麼?
眼前也不再是廣德樓,而是置身於清水河畔。
就這麼眼睜睜的看著一位少年郎君,正跪在那裡,對著把心上人帶走的清涼河水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