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李棟便見到了宋穆所說要仰仗幫助的事情。
在到達石陽縣城的接下來幾日裡,石陽縣碼頭上源源不斷的有船隻靠岸,然後從其中卸下來一箱箱的貨物。
這些貨物送到了宋家院中,幾個人張羅著開啟來後,看到裡面擺放的卻是一本本泛黃的書冊。
“這是……各個詩宗送過來的東西?”
李棟看著這些箱子上的標誌,又見到不少書冊邊角上印的標誌,此刻微微皺了皺眉頭問道。
宋穆點了點頭,開口解釋了一句。
“沒錯,這是我早就想要做的事情,只是得到這些並不容易。”
宋穆當下開啟一個箱子,揮動文力將其中的書冊全部小心翼翼的拿出,然後分別做上標記,分開擺放開來。
這些書冊,其實都是各個詩宗所蒐羅的宋家先祖的言行記錄,文章詩詞,其中還有些則是關於這些詩詞文章的解析。
宋穆在離開長安之後,便向各個詩宗發出了這份請求,希望各個詩宗能夠將自己宗門內蒐羅的宋家先祖的文章詩詞,拓印一份送到石陽縣。
而這自然是需要付出代價,宋穆以前往講學,或是宋穆在中州比鬥之中得到的詩詞作為籌碼進行交換。
當然這一切並不是立刻兌現的,這些各個詩宗送來的書冊,宋穆要經過精心挑選,保證補全各個先祖的詩詞文章。
只是宋穆沒有想到自己的請求,竟然會得到這般強烈的反響,或許是這些詩宗覺得宋穆誠意滿滿,或許是覺得宋穆拿出來的東西,實在是很有誘惑力。
如此連續多日的東西送來,已經在宋家小院堆出了一座小山。
宋良達也在一旁幫忙,待宋懷通開啟了其中一個書箱,宋良達卻是神色一頓,伸手去拿著那東西。
此刻他拿起其中的一本書冊,乃是宋家一位名叫宋必正的文集。
宋良達似乎認出了這一本文集,此刻顫抖著拿起,抬目看向了宋穆。
“敬昭,這位老祖宗的文集,在我幼年之時,你老太公便時常捧著這書翻看。”
“可是後來家裡出事,這書就不知道到了何處去了,老太爺一直都念叨著。”
“沒想到……我今日竟能在這裡再看見老祖宗的書。”
宋良達說這句話的時候語氣都已經帶著幾分顫抖。
或許令其十分動容的,並不是這本書的失而復得,而是這本書背後所帶來的一段記憶。
那是宋良達少有的一些溫馨的記憶,此刻也是為此動容。
宋穆聽到此話也是頓住,此刻放下手中的東西,當下走上前去,與宋良達開口說道。
“二叔,往後咱們將先祖們灑落人間的詩詞文章,都收錄來,每一首詩,每一篇文章都不少。”
“往後後輩只要問到祠堂中的一位先祖,咱們就能夠拿出其所有的文章詩詞,還能知曉先祖在這文朝的所作所為。”
宋穆的這句話似乎立刻讓宋良達的眼中多了幾分閃動,此刻也是重重的點頭。
“說得好!”
“到時候將咱們老祖宗的書都找回來,咱們,咱們就在祠堂邊造一座塔,將這些書都放進去。”
“到時候也讓咱們石陽縣的老百姓,都能看看我宋家十四位進士及第的文章。”
這般說著,宋良達就像是頃刻間念頭通達一般,此刻更是賣力的張羅著整理這其中的東西。
宋穆見此也是笑著挽起袖子,此刻搬開一個箱子,招呼著兩個兒子做事。
李棟在旁邊也聽得宋穆言語,此刻也是目光閃爍。
宋穆所言的重塑一個文脈之家的文墨之事,令李棟此刻也是頗為心動,更覺得這是個福緣深厚的事情。
此刻李棟也是笑著與宋穆說道。
“夫子,往後若是真成了,想來會是天下佳話。”
“就是往後宋家子弟修行,有了這些書冊助力,或許到時候又是事半功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