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嗡的議論聲,差點掀翻了屋頂。
學士閣這邊是揣著明白裝糊塗,丞相這邊是真的驚到了。
但是緊接著,他們便默契的想到了一件事——聯合,逼宮!
其實政治這東西,向來矛盾且虛偽。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五皇子南雲代表的學士閣,十三皇子南川代表的丞相派,二者勢力起碼佔了朝堂的大半壁江山。
剩下的官吏之中,還有一部分因太學院的關係,跟這兩派有扯不斷的關係。
整體這麼算下來, 他們若聯合起來, 整體實力確實比武皇強。
外行人看到這會覺得納悶, 官僚勢力那麼牛批, 為啥不直接造反呢?
非跟武皇磨磨唧唧,反覆拉扯,明爭暗鬥這麼多年,心裡不膈應嗎?
其實答案很簡單。
大多數的時候,君臣的整體利益是相同的,他們的爭鬥只侷限在誰佔的多,誰佔的少。
但這種‘蜜月’期一般不會太長,當皇帝的身體出現狀況,命不久矣時,裂痕便會出現。
畢竟,誰都想讓自己人登基,使自己獲得更多利益,順便打壓敵對勢力。
但是……。
魏濤他們心裡也清楚,這一切的前提條件是——武朝穩固,江山不亂。
武朝是基本盤,一旦武朝沒了,天下亂了,基本盤碎的七零八落,他們連個屁都撈不著。
所以,他們絕對不會自己砸自己的飯碗,反而會盡力維護它。
其次,學士閣和丞相派各有支援的皇子,就算造反成功了,又該讓誰登基呢?
請記住。
逼宮和造反,完全是兩碼事。
逼宮是換個皇帝,基本盤不會變,他們依舊能憑藉權力,以人上人的身份,站在金字塔頂端。
造反是改朝換代,對他們不僅沒啥好處,自身也會元氣大傷,畢竟武皇不會束手待斃嘛。
話說回來。
而今的行事對於群臣來講,逼宮的名義,理由都很充分。
如果不抓住機會更進一步,他們豈不是傻子一個?
逼宮的方式很簡單,只要揪住三皇子……不,太子殿下的過錯不放就行。
形勢變化,剎那之間。
只見南川先是擺了擺手,自有幾名官員離開,明顯是要把兩名狐妖帶上來對質。
而南雲那邊也不甘落後,直接從靈戒裡掏出幾塊留影石,當著所有人的面注入了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