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五年前,中國的古董在世界範圍內並不太受到重視。我的朋友又是純粹的外國人,自然不能理解我對於杯子的感觀,看見我十分喜歡,就半賣半送讓給我了。”
說話之間,孔老先生笑逐顏開道:“就是前幾年,他無意中瞭解到永樂甜白在中國市場上的價格以後,一直為這事而後悔。”
“真是幸運啊。”
眾人忍不住感嘆,尤其是俞飛白,再次抱怨生不逢時,好東西都被錢老、孔老這代收藏家收颳得差不多了,輪到他們年輕一代,想要碰到好東西的機率微乎其乎。
上世紀**十年代,簡直就是收藏家們的黃金時代。在那個時期,只要藏家們不怕辛苦,勤快一些,多往鄉下跑,總能掏到好東西。可是現在古玩市場,那是資本的時代了,沒有雄厚的金錢財力,想買一件國寶級的東西,那純粹是痴心妄想。
“你還年輕,著什麼急,以後大把機會。”
聽到俞飛白的抱怨,常老搖頭道:“我們也撐不了幾年了,以後的世界終究是你們的,何必急於一時。等你到了我們現在的年紀,收藏的東西肯定也不會少。”
“但是花的錢更多呢!”俞飛白無聲嘀咕了下,卻沒敢讓幾位老人家聽到,不然肯定又要斥責他態度不端正了。
“你們兩個也別站著。”
此時,周老笑道:“自己找地方坐呀。”
“搬兩張椅子過來。”孔老先生聞聲,立即揮手示意,自然有秘書在茶几旁邊新增兩個座位。幸好茶几比較長,倒也不顯得擁擠。
兩人致謝之後,就順勢坐了下來,然後又有人取杯子過來給他們倒茶,並且為其他人新增茶水……中間停歇了兩三分鐘,卻是在醞釀另外一個話題。
等到添茶的人退下去之後,周老舉杯抿了口清香茶湯,隨即笑道:“孔兄,你可是海外首屈一指的大藏家,鎮館之寶可不僅是永樂甜白這一件而已吧?”
“大藏家之名可不敢當。”孔先生連忙擺手,自謙笑道:“小有積蓄而已,相比之下,與諸位差遠了。”
“我們就算了,不敢和你比。”周老搖頭道:“在場之中估計只有令希……對了,還有王觀,他們兩個人的收藏,或者能與你不分上下。”
“嗯?”
孔老先生一怔,錢老就算了,儘管不是很熟,但是透過一些渠道,他也明白錢老是國內隱藏頗深的大收藏家。可是王觀,年紀輕輕就有豐富的收藏品,難道是張蔥玉一樣,得到了祖父輩的傳承?
這種事情也不奇怪,有的大收藏家逝世之前,不捨得把畢生收藏捐贈出去,恰好家裡的子孫之中有人對收藏感興趣,乾脆把東西傳給他了。孔老先生懷疑,王觀就是這樣的情況。不然的話,哪來這麼多藏品。
“周老,您這話過了。”
然而,王觀也不敢與錢老比肩,直接推託笑道:“我的收藏品應該還沒您老多,不能用豐厚來形容吧。”
“藏品在精,不在多。”周老笑道:“你的一件東西,足夠抵我幾百件了。”
“很對。”
一瞬間,常老、俞飛白深以為然,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聽到這話,孔老先生若有所思起來,不過也不好多打聽,只是笑道:“一件頂幾百件的珍寶我沒有,不過前段時間到是收藏了一件宣德青花……”
在說話的時候,孔老先生示意起來,旁邊的秘書立即小心翼翼把永樂甜白瓷小碗拿走,不久之後卻捧著一個罐子回來。
乍看之下,常老驚詫叫道:“宣德青花蛐蛐罐?”
“真的假的?”
與此同時,旁邊眾人有幾分驚喜,又有幾分懷疑。
要知道盡管蛐蛐罐在古代比較常見,但是宣德年間的蛐蛐罐,那卻是十分稀罕,能夠與永樂甜白瓷媲美的珍寶。
究其原因,無非是物以稀為貴罷了。縱觀宣德一朝,有兩樣東西是現代藏家視為價值連城的孤品存在。一是宣德爐,第二就是青花蛐蛐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