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送來的?”
他展開信件,略略看了一遍,眉頭就揚起,冷哼一聲:“我晁蓋與那群普通匪賊,又豈是一丘之貉,若是無半點規矩可言,我做這綠林首領也不痛快,林二郎未免小覷我了!”
此時的晁蓋信心滿滿,然而當三日之後,綠林大會正式召開,他發現局勢的發展,真如信中所言。
“老子早就準備拿了王繼英,取這廝的心肝來做下酒,消我河北好漢的冤仇之恨!”
一道震天響的聲音迴盪在大堂內,引得眾人一片此起彼伏的叫好聲。
說話之人,身軀魁梧,膀大腰圓,一對銅鈴般的眼睛,威風赫赫,名叫鄧龍,綽號金眼虎,正是二龍山頭領。
此刻的白沙塢中,儼然聚集了河北眾多有頭有臉的綠林好漢,合稱三山六寨。
三山頭領齊聚:二龍山“金眼虎”鄧龍、桃花山“小太歲”向雷,傘蓋山“鬼算計”侯通。
六寨頭領也來了一半:黃泥岡“錦毛犬”童良、野雲渡“分水犀牛”常況、赤松林“攔路虎”孫堂。
從人數上面,晁蓋還是頗為滿意的,不過這些首領真正聚集以後,都圍在鄧龍身邊,彷彿這裡是二龍山,主持聚義者也是這位金眼虎,排外意思極為明顯,令他有些不痛快。
吳用冷眼旁觀,絲毫不覺得奇怪,晁蓋畢竟是山東人,雖說和河北緊挨著,雙方也多有往來,但以這位托塔天王如今的江湖名望,還達不到覆蓋兩地的級別,直接來河北聚義,確實會引發反感。
所以投名狀才顯得至關重要。
“帶王繼英上來!”
雙腳依舊滿是血泡的王繼英,被硬生生拖了上來,披頭散髮,雙目空洞。
如果說之前被董超薛霸一路上折磨,他是精疲力竭,現在則變成了失魂落魄。
才出虎口又入狼窩,這般精神上的打擊,讓他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而看到堂上一張張熟悉而陌生的面孔時,他更是崩潰了。
熟悉的地方在於,這些強盜頭領,曾經都乖順地站在他面前,甚至趴伏在地上,恭敬地獻上供奉。
陌生的地方是,此時這群人的目光,都是猙獰兇惡,滿是仇恨……
今天在這裡,就要把昔日的卑微和憋屈,發洩出來,以消心頭怨氣!
鄧龍之前的話語,還有些故意向晁蓋示威的意思,但此時卻是真心實意了:“真是王都監!哈哈,好!動手割了這廝,看他這般肥肉,倒好燒,為我等下酒,以解心頭之恨!”
王繼英瞬間癱倒下去,絕望地哀嚎:“別吃我……別吃我……”
這完全不是無謂的擔心,匪賊吃人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原劇情裡梁山好漢江州劫法場,救出宋江,就將黃文炳吃了,也就是那個舉報宋江題反詩的通判。
當時是宋江先發問“哪個兄弟替我下手?”然後由晁蓋實際下令“取把尖刀來,就討盆炭火來,細細地割這廝,燒來下酒與我賢弟消這怨氣!”
最後是李逵親自動手,“把尖刀先從腿上割起,揀好的,就當面炭火上炙來下酒,割一塊,炙一塊,最後割開胸膛,取出心肝”,與眾好漢一起做了醒酒湯。
而在場的好漢,又稱為“白龍廟英雄小聚義”,共是二十九人,其中包括晁蓋、宋江、李逵、戴宗、花榮等人,所以單就吃人肉這方面而言,原著裡面可不止是張青孫二孃夫婦,落草為匪後,怕是都避免不了這種展現威風,讓敵人聞風喪膽的匪賊做派。
現在同樣是如此,眼見群情激奮,無數仇恨的目光聚集在王繼英身上,吳用取來刀,遞到晁蓋手邊。
晁蓋目光閃爍,緩緩拿過刀,堂內頓時安靜下來。
一個個凶神惡煞的匪賊,目光隨著晁蓋手中的尖刀移動。
雖然不服歸不服,但這一刀下去,三山六寨,確實要追隨這位山東晁天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