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娘娘態度平和:“汝為何而來?”
李彥道:“請教娘娘,天庭到底發生了何事?群仙為何聚於蟠桃樹下?”
他問的開門見山,王母娘娘回答得也乾脆了當:“仙神有壽,劫數臨頭。”
“果然是這樣麼?”
李彥心頭一沉。
所謂煙霞縹緲隨來往,寒暑無侵不記年,神仙本是與天地同壽,與日月同輝,如今也有了壽命大限,要迎來死亡?
天地汙穢,與天地同壽的神佛,是必然遭到影響的,但這可以說是最壞的一種情況了,怪不得要沉眠於蟠桃樹下。
說來有意思,似人參果、蟠桃這般吃了可讓生靈長生不老的靈果,享用它們的從來都是已經長生不老的仙神,那些真正需要靠此長生的,是根本吃不到的。
而今,蟠桃終於發揮了它真正的效用,成為了仙神的續命關鍵。
確定了這點,李彥發出新的提問:“蟠桃樹只能延續眾神壽數,接下來是否會出現天人五衰?”
天人五衰是佛教的概念,意指天人壽命將盡時,所出現的種種異象。
比如衣服垢穢,本來天人的衣服光潔曼妙,但命終時,就會開始生出髒垢,又比如頭上華萎,天人平日總是頂著明媚的華冠,但命終之際,華冠都會慢慢凋萎……
還有腋下流汗、身體臭穢,原本純潔無瑕的身軀出現問題,也有心境上的厭倦不耐。
從目前看來,這些完全可以發生在眾神身上,只是時間未到。
畢竟天界與人世的流速不同,天上一日,地下一年,人世近千年,對應到天界僅千日不到,這個時間內依靠蟠桃樹還是能支撐的,再往後就很難說了。
王母娘娘道:“短暫的生命絢爛,初及缺憾,終能留下無盡的留戀,漫長的生命淡漠,初及完美、終究走入不可避免的凋零,莫可奈何。”
她的話語裡有悲憫,但整體的語調十分淡漠,闡述著事實。
瓊香繚繞、宇宙清平的天庭,變得滿目空寂。
無拘無束、自在逍遙的仙人,擠在園子裡,靠著蟠桃樹苟延殘喘,確實是不可避免的凋零。
李彥來不及慨嘆,再度聆聽了一遍園內的動靜,做出判斷:“如此說來,娘娘領群仙沉眠,甚至不惜用神禁禁錮,是為了不讓衰敗過程中,邪靈蘊化誕生?”
這些衰敗並非一蹴而就,在整個過程中,眾仙神會不會在無法接受自身的墮落,心性變化,蘊化出邪靈,對三界造成傷害?
答案不言而喻。
所以才有了神隱與沉眠。
意識到這點,再看蟠桃園時,已經不是初見的毛骨悚然,而是有一股默默堅守的保護。
世事正是這般奇妙,不同的角度,得出的結論也將截然相反。
當然,這僅僅是一種試探,李彥沒有完全確信。
王母娘娘也沒有回答,目光深邃,彷彿看著面前這股與其溝通的下界來客,又彷彿看向空寂遙遠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