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現代人給他起了個更好,更容易記的名字就嗶廣彩。
廣彩起源於明代廣州的三彩,但真正成型是在清康熙年間,之後在雍正,乾隆都發展的很不錯,但真正大規模的發展還在清末。
而且,廣彩在國內的名氣並不是特別的大遠遠比不上粉彩以及和廣彩同源的琺琅彩。
這一點,純粹是因為歷史原因。
簡單來講,廣彩就是專門出口的瓷器賣給外國人的,1膨年也就是康熙二十三年開了海禁之後,大量的外國商人湧入了廣州。
當時最讓這些外國人喜歡的,就是茶葉,瓷器和絲綢了。
廣彩,就是其中的出口瓷,是景德鎮燒好了瓷胚,運送到廣州,再由這邊的人上彩,然後再運送到船上,讓他們拉回自己的國家銷售。
由於是出口所用,一般來說,都會選用更好的瓷胚,所以廣彩瓷器一般都很規整,比國內的一些彩瓷還要好。
廣彩是一種貿易的貨物,加上主要是出口,目前的存世量還是可以的。
不過大部分都是清末的廣彩,康熙乾隆時期的則比較少見,那時候的貿易,還不像後來各國拿著槍炮做威脅,我要多少你就得給我生產多少。
那時候賣多少,還是我們自己說了算。
加上那個時期的工藝是個巔峰時期,也就造成了康乾時期的廣彩價格,比清末的要高出不少的情況來。
查爾斯這裡的廣彩瓷器,樣式很多,數量也不少,足足幾十件。
更難得的是,這批廣彩從康熙到清末甚至民國,每個時期的都有,差不多就是一個小型廣彩展覽了。
這其中,最讓李陽和白銘吃驚的,還是那一套四季纏枝huā紋大碗。
四隻大碗,擺放在了最顯眼的位置,全是乾隆時期的真品、精品,這樣的大碗在國內已是非常罕見,更不用說成套的出現了。
就這四隻大碗,其價值就有千萬之多。
“查爾斯,這是從哪弄來的?”白銘指著面前的這些廣彩瓷器,瞪著大眼睛問了一句,查爾斯微微一笑,似乎對白銘的態度很是滿意。
“我一個老朋友家裡,正好有一批這樣的瓷器,我就讓他勻我了一部分,怎麼樣,還行吧?”
“還行,豈止是還行,我看的都眼紅啊!”
白銘翹著嘴巴,很是不忿的說了一句。
他的臉上,赤luǒluǒ的表現著羨慕和嫉妒,若是陌生人的話,肯定會鄙視他,不過查爾斯和他也算是老熟人了,知道他的xìng子,自己在那哈哈大笑了起來。
查爾斯的得意,讓白銘更加的嫉妒了。
這一整套瓷器,康熙、乾隆、稟慶、光緒一直到清末民國的都有了,只是一兩件還容易湊到,弄的這麼全,每個時期都有的,可就真的不容易了。
“查爾斯先生,您擺放在這裡,應該是要出售的吧?”
一直沒有說話的李陽,突然問了一句,白銘和查爾斯都轉過頭,驚訝的看著他。
“對,這些都是要出售的,不是非賣品!”
查爾斯先生有些吃驚,但反映並不慢,馬上說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