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5月的關東大會還有一段時間,這段時間裡,青道官方接到的採訪要求非常多,唯有一個記者被允許採訪了高之野。
是負責高之野紀錄片的那個記者,遙遙望過去,就能看到圓圓的眼睛和圓圓的身材。
“原京桑,你來了。”高之野在這個人的鏡頭裡已經非常放鬆了,兩個人像是老朋友一樣坐在青道外場的草叢上。
“首先還是恭喜你們吧,獲得了關東大會的資格。”原京是個很專業的採訪記者,通常都會以誇獎開始。
“多謝。”高之野也不和他謙讓。
“呀——我們第一集的紀錄片已經播出了呢,點選量還是不錯呢。怎麼樣,有讓高選手變得更受歡迎嗎?有統計過嗎,情書的數量上漲了嗎?”然後第二句話就會用玩笑的語氣探問**。
“現在的我還是專注於打球,對情感方面不怎麼放在心上。”高之野還是要在紀錄片裡塑造一下自己專心打棒球的形象,因為他突然想到,也許這種紀錄片也是球隊瞭解一個選手重要的渠道,比如清水訓也是看到了第一集紀錄片才選擇來青道的。
“不放在心上......也就是還是有的是嗎?”原京一句話把高之野給繞進去了,但他見好就收,在高之野的傻笑裡很快轉到另一個話題上,“正好前幾天有人問起來了,說‘你拍攝的選手目標是什麼,有沒有用鏡頭記錄下來’,我感覺這是一個不錯的主題呢。正好高選手可以說下自己今年、明年,關於比賽以及自身成長的目標,有想過嗎?”
“當然了”,但高之野指著攝像頭,“這集會在什麼時候播?”
“怎麼了?你擔心現在說了,以後實現不了很羞恥嗎?”高之野又被逗笑了,然後原京就假裝正經的說,“那這段就放到目標都實現後再播吧!”
“不不不,如果只是願望的話。”
原京調侃,“是願望不是目標呢?”
“我想所有人應該都想過吧,就是夏天再次東京出線,春夏連霸什麼的。明年的目標也是這樣,然後希望能進入職棒。”
“那有希望的隊伍嗎?”
“離家——近一點的吧,我家在東京。”
“那最近高選手的訓練安排有什麼改變嗎?”他們之前為了全面呈現高之野,把他的生活習慣、練習內容等等都錄好了。
“現在還沒有變,但是之後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吃飯和體能訓練了。”目前高之野190 的身高,體重卻只有78公斤,在高中棒球的巨大運動量下,他就一直維持在這上下。
“很基礎呢?想必你也聽說了,目前媒體對你的綽號。”
“嗨,七局王牌。”有些過分的媒體,甚至會說高之野是五局王牌,質疑他的投球品質最多堅持5局,之後就會出現下滑。
“好過分啊,高選手怎麼看?”
“說明我之後的課題很簡單了,就是能投得更久。當然了,我們隊伍是堅持繼投策略的,這並不是說我要全部投,還是要聽從監督的指揮,只是在球隊需要的時候,我有那個能力可以投得更多。”
“呀——說得很好呢。一段時間不見,高選手怎麼變得這麼圓滑了。”
接下來就又是一些生活相關的問題,採訪在半個小時內就差不多結束了。
“那接下來就是青道裝置的錄製,我聽說你們在學期開始購置了一大批器材。”後面就都是高之野帶著他們去各個地方看,果然他們最感興趣的還是分析室。
“這就是高速攝像機啊!好厲害的感覺。吶,高選手能給我們演示下這個機器怎麼用的嗎?”
“嗨!一般的話,就是投球,然後透過錄影進行慢速播放,檢視動作中的問題。”
二十分鐘之後,高之野並高島禮在學校門口送走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