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娜’?但是,‘迦娜’不是已經被證明,等於‘諾拉’了嗎?”柊三郎驚訝道。
“你可以理解成,為了表彰詹娜同學,將這個星球以她的名字命名……?”狄雲裡沉吟道,“總之,在整個星系的宜居帶,這些星球的植物們都會自稱‘諾拉’的,而我們不一樣,我們必須分清每一個星球。”
“我明白了,但目前僅靠我們兩個,還無權給星球命名……不過天文臺內部以‘迦娜’為代號稱呼是沒問題的。”柊三郎答覆道,“然後你想讓我做什麼?觀察‘迦娜’是嗎?”
“是的,你們應該算得出它的軌道吧。”狄雲裡指出,“儘管它遮蔽大多數電磁波,但我主要是想觀察一下它的形狀,是不是如同之前遺蹟裡給出的那些證據一樣,是星際遊牧民們的來源地。”
“的確,‘舊月’曾經是‘Graffias3b’,也就是‘迦娜’的衛星。”柊三郎表示認可,“你們如何透過它的形狀來辨認?”
“星際遊牧民們,至少‘格羅姆’們的遷徙方式還算是比較暴力的。你知道,格羅姆曾經帶了一大塊岩石從迦娜遷徙到了舊月。”狄雲裡舉證道。
“透過表面凹凸不平的程度?”柊三郎思索道,“的確大多數的星球都不太可能是完整的球體,但和球體的差距應該不是特別大。”
“觀察很難嗎?”狄雲裡明白柊三郎的言中之意。
“不算做不到,但開啟引力波探測器是必須要做的。”柊三郎表態道,“畢竟宜居帶十三星都幾乎是純黑的。”
“‘舊月模式’不能用嗎?”狄雲裡突然想到了柊三郎之前的發明。
“不能,畢竟就算是舊月不能完全吸收的那些譜線,也吸收了99%以上。”柊三郎回答得很乾脆,“而在宇宙這種紛繁複雜的環境下,這些微弱的反射光很快就會被宇宙射線淹沒。”
“引力波就引力波,希望探測能稍微順利一些吧。”狄雲裡表示接受。
“但是,有一說一,還有一個更好的辦法。”柊三郎指出,“那就是抵近拍攝。”
“抵近?”狄雲裡明白柊三郎的意思,“你是說,深入格拉菲亞斯的宜居帶?但如果這麼說,不是早就該派人進去了嗎?”
“狄雲裡,遲早有人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為什麼不是現在,為什麼不是我們呢。”柊三郎握拳道,“在和月桂的選戰中,我的主張是激進地直接對宜居帶進行探索,但月桂主張把精力主要放在舊月和共生基地上。”
“這也是你們的克隆艙之爭的一部分吧。”狄雲裡點頭道。
“恰恰相反,是否允許克隆艙直接跳過被克隆者的童年階段,是舊月或宜居帶之爭的一部分。”柊三郎嘆道,“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爭執,包括天使部隊也在其中支援了對方,所以我毫無辦法。”
“但現在這一切已經結束了,瑟圖已經重掌大權。”狄雲裡沉吟道,“有些事情是不是應該重新進行思考呢?”
“不得不承認月桂有的決定還是對的。”柊三郎搖了搖頭,“既然‘諾拉’擁有將所有的智慧生物同化成‘諾拉’的本事,那麼如果我們貿然前往,豈不是就上了套?”
“那就怪了,剛剛提出抵近拍攝的也是你啊。”狄雲裡疑惑道。
“我的想法是,不必我們親自去。”柊三郎笑道,“遠端傳輸畫面,這可是四個世紀之前人類就掌握了的技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