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的資訊從下午開始就紛至沓來——狄雲裡、安德洛夫、金信秀和胡蝶四人一直坐在全息顯示屏邊,一刻也不敢移開視角。
首先,眾人的猜測是沒有問題的。這面360度的全景牆壁的確是一種日曆,但它所做的,不完全是用來記錄日期或者記錄歷史大事,更多的則是一冊備忘錄,甚至一本計劃書——
牆上遠離裂縫的那些花紋是這個文明的計劃,而它和裂紋相交的方式,則是計劃的完成情況!
在這本計劃書的前半段,文明的計劃基本上是雕琢地宮、獲得來自於地熱的能量等等。根據圖案顯示的內容,這個文明完成得還不錯。
不過當裂紋轉過了一個直角之後,事態便急轉直下了起來。
先是文明試圖鑽開地面窺視上面的景象,但刺骨的嚴寒讓他們驚懼。要知道,它們到達舊月的時候,舊月還在宜居帶,但當他們第二次重見天日的時候,舊月已經朝向星系的邊緣“流浪”了。
隨著刺骨的嚴寒而來的,則是麥卡利逐漸生長的藤條。這些藤條從環形山邊緣一點一點地向中間合攏,已經遮蔽了環形山的大部分地區。
在裂紋轉過一百八十度的時候,智慧生物們的思維轉變為了絕望和痛苦。
就好像這一切還不夠糟似的,地熱也開始逐漸不再夠用,通往地幔的岩漿通道一條接著一條凝固,失去了能量供給的眾智慧生物,只得迎來它們的死亡……
隨著最後一條與裂紋相交的花紋,之後的花紋便與裂紋漸行漸遠。
“校長,謝謝您和您的學生們。”狄雲裡謙卑道,“那麼請問,這些智慧生物的計劃是什麼呢?”
儘管南丁格爾大學已經給出了很多有用的資訊,但安德洛夫的幾個問題還沒有得到回答。
它們來自哪裡?它們是什麼型別的生物?它們的目的是什麼?
不過,就一張圖片,恐怕是很難解決這些問題的。畢竟,就算是人類,在寫“2334年計劃書”的時候,也不會在紙上大張旗鼓的寫“我是人類,我來自地球”吧。
所以,狄雲裡只問了第三個問題,因為它應當被解讀出來。
一本計劃書,如果進行翻譯,是理應解讀出計劃書中的計劃的。
在得到了狄雲裡的指示後,翻譯組逐漸開始專注於那些遠離裂紋的花紋,這些花紋意味著那些完成了的或者沒有完成的計劃。
在等待資訊的同時,安德洛夫正滿頭大汗地將自己之前提出的那些“問號”一一地給出解答,並試圖統合這些情報。
目前他最感興趣的事情是——如果這條裂紋繞大廳一圈,會發生什麼?
當然,他的情報不僅來自於這個大廳,還來自於通向同一個地宮的三條豎井。
進入這三條豎井的預備隊拍了豎井下方房間的照片,而在三個房間中,有兩個房間的牆壁有裂紋,並且這些裂紋圍繞著整個房間。
然而,裂紋的周邊卻沒有花紋,組成牆壁的是完整的、不加雕琢的玄武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