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依我看,這處‘遺蹟’,完全是隕石坑而不是遺蹟嘛。”狄雲裡指出。
“但我明明告訴了你那的確是遺蹟啊。”麥卡利似乎不是很明白狄雲裡想表達什麼,“隕石為什麼不能是智慧生物?起碼,隕石中有智慧生物,這在你們人類的思維中應該不算什麼盲區吧?”
“但它的撞擊引發了舊月的地殼運動,並激起了火山噴發。”狄雲裡回憶了一下環形山的形狀,“就算是有什麼生命,也肯定不復存在了。”
“但在火山噴發之後,我的藤條被次生破壞過。”麥卡利指出,“如果這不是有智慧生命的原因,那起碼也是普通生命才能做到的。”
“我尊重證據。”狄雲裡沒有直接贊同麥卡利的話,但他表態願意將他提供的資訊納入考慮範圍。
他抬起頭,數十具機甲從上方掠過。
共生基地位於赤道,要前往被標為“遺蹟”的隕石坑還有兩千餘公里要走。畢竟,作為一顆有大氣層的衛星,舊月還是有些規模的。
當然,是否保有大氣層、是否宜居,完全是策劃一人說的算的。俗話說,不要和策劃槓,就是這個道理。
“這是否太快了點?”
舊月的地形,可以說幾乎一馬平川。儘管使用特殊的模式才能看清腳下的藤蔓,但從外觀上來看,這些藤蔓組成的“平面”是絕對水平、沒有任何瑕疵的。
但很快,面前便出現了一塊環狀的隆起。
環形山。
南緯38度、西經66度,一個半徑數十公里的圓形區域中凹凸不平,看來,麥卡利自從被“隕石”撞擊了之後,就沒有怎麼打理過這裡。
視野中,清道夫小隊已經開始清理地上的藤蔓了。
藤蔓的下方不時地被清理出蟲群的屍體,很多第一次看到這種奇怪的生物的隊員們,著實被噁心到了一下。
“你製造的生物屬實掉san。”狄雲裡對麥卡利吐槽道。
“沒辦法,我只能依靠格拉菲亞斯星系已有的生物來調製動物。”麥卡利介紹道,“這種蟲子是有原型的,它來自於宜居帶的……”
“行了,我明白了。”狄雲裡明白無論這種生物來自於那裡,事實上都是一種遊戲策劃和美工的想象,“它們死在了這裡,是不是說明這裡真的有危險?”
“自然死亡而已。”麥卡利不可能對星球表面每個點都瞭解得面面俱到,所以很多時候他和狄雲裡一樣,只能靠猜。
“我相信儀器。”
狄雲裡調出了安裝在機甲上的危險環境感知模組。
“怎麼會!”
在深坑中,並沒有什麼危險環境,氣溫、溼度和空氣成分組成和舊月其他地方沒有什麼不同。
“我說是自然死亡而已吧。”麥卡利嘆道,“只是在其他地方自然死亡的蟲子會被我重新吸收掉,這裡沒怎麼管而已。我怕要是管了,會驚動那些噬咬我的藤條的生物罷了。”
“上次它破壞你的藤條大概在什麼時候?”狄雲裡追問道。
“主要發生在我還沒離開諾拉母親的時候。”麥卡利回憶道,“但離開了之後也不是沒有發生過。”
“行,我會把情報告知其他人的。”狄雲裡立刻就把麥卡利的供述播報到了公共頻道。
“那隕石生物的能量來源就有說法了!”公共頻道很快就傳出了安德洛夫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