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書友20191102201024597對瑟琳的打賞)
“名字?”
“瑟琳,瑟琳·齊奧爾科夫斯基。”
“父本和母本?”
“父本來自於齊奧爾科夫斯基,火箭理論的開創者,母本來自於瑟廷,重氫開採技術專家,現在在南丁格爾艦養老。”
“年齡?”
“十四歲,已經接受工程師A1系列學習。”
“嗯?”考核三人組中,右手邊的女程式設計師看了她一眼,腦中似乎在思考著什麼。
“你可以開始你的介紹了,十分鐘時間。”坐在中間的天文學教授看了一眼女程式設計師,阻止她發表觀點,然後指引瑟琳道。
“我的博士論文課題是,艾格比艦和德·布羅意城的維護最佳化。”
三位坐在前排的專家看到了瑟琳的課題竟然如此廣泛,都緊盯著面前的全息螢幕,不敢錯過裡面哪怕一個細節。
“艾格比艦和德·布羅意城是星空人族的最主要就聚居地,光是常駐人口就達到了整個太陽系外人類的五成。龐大的人口和巨大的規模導致了無論是空間站部分還是發動機部分,抑或是其中的星艦城市,都需要十分頻繁的、高花費的維護。”
“具體的維護專案分為我剛剛提到的三大類和下面的37個小類,在此不過多進行贅述。我將要介紹的,是一個統一的、寬泛的降低其維護成本的辦法。”
隨著瑟琳的介紹,整個全息螢幕也開始放大、縮小、移位,就彷彿被她掌控在手中的並不是德·布羅意城和艾格比艦的模型,而是她身體的一部分一樣。
“第一個原則,是儘可能使用可更換零件,而摒棄那種‘堅固,所以可以運用多少多少年都沒事’的不可更換零件。”
瑟琳將全息螢幕固定在了德·布羅意城的建築物上,
“這些建築物是星空人族前期製造的商業建築,已經大大超過了使用期限,然而由於和整個空間站的主結構相結合,想要更換很難很難。即便在建造的時候,人們聲稱這種材料千年也不會壞,但你們看。”
視角被放大了數億倍,直至現實建築外牆的晶體結構才停止。
“看,這裡的結構已經出現了勞損。如果某天德·布羅意城要開到幾百g的加速度持續幾天,第一個垮的就是這些建築。”
“那麼第二個原則……”
“這位是齊奧爾科夫斯基先生的子女嗎?”柊教授對著旁邊的維克將軍小聲道。
“請您關注她的答辯內容,而非她的身份。”維克將軍警告道。
柊教授點了點頭,不再說話。
“在這三個原則之下,我們先來看一些維護的例項。首先是第一和第四發動機的維護。我們的六臺鉅艦發動機,每年維護其中對稱的兩臺,這也就造成了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
“發動機的維護!”維克將軍也繃不住了,他看向柊教授和工程師月桂,試圖獲得他們的反饋。
工程師月桂無奈地搖了搖頭。她的專長是人工智慧,根本不懂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