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拉舉著望遠鏡,看著若隱若現的港口,神情激動:“那就是彎彎的高熊港?”
明明是洋人,偏偏尤拉說著一口流利的漢語。
不僅如此,他旁邊的達朗貝爾也在用漢語交流:“是啊,在大海上航行一年,總算抵達目的地了!”
達朗貝爾神情輕鬆!
他們這一年的航行,除了忍受枯燥和日以繼夜的顛簸,大部分時間是在學習文字中打發度日的。
為了讓這幾萬工匠學會漢語,異界小隊費盡了心思。
用曾經那支軍隊用過的識字方式,教導這些西方人。
一年多來,大家只在大海航行,他們學習漢語進步得快慢代表著待遇的高低
所以這叄萬多人被各種精神、榮譽和物資刺激,語言進度非常快。
幾萬人已經基本掌握漢語交流。
當然,一些基礎工業知識也被異界小隊教導了下去。
可以這麼說,這一年多航行,讓這幾萬人的知識儲備產生了質變!
只要給他們一個安穩的環境,他們可以在幾個月內完成軍事工業的建設。
滴滴滴~
在達朗貝爾和尤拉交流的時候,刺耳的電鈴聲音響起,卻是溝通船員交流的無線電響了起來。
“046號船,不要太過靠近海岸。小心大清的炮擊!完畢。”
尤拉接過話筒:“046號收到,這就停止帆船,完畢。”
結束通話對講電話,尤拉連忙讓人落下風帆。
資訊交流的速度是戰鬥力的保證。
這一年多來,海上航行的西方工匠及家屬、科學家,士兵們學習知識的時候,異界小隊也沒閒著。
他們除了教導這幾萬人語言交流,練習【擒虎搏擊術】,其他的時間中都是在製造各種軍事用途工業工具,和通訊裝置。
比如一些手工製作子彈的機械,用現代過來的裝置製造各種工具和零部件,製作槍械和炮彈工具……
除了這個,自然還有讓艦隊暢通無礙交流的無線電。
從西歐出發前,小隊工程師們就用從現代帶過來的裝置,製作出足夠幾十艘船隻使用的無線電配件。
雖然受限於材料的原因,傳輸的聲音失真頗為嚴重,但無線電的出現,可以讓船員們正常交流。
大家雖然在海上,但交流方面卻很方便,至於用什麼帶動這些裝置的,自然是人力手搖發電機了。
別看發電機最難製作,但現代工業誰不知道電氣化的厲害!
從現代帶過來的工業裝置中,攜帶不少製作原始發電機的工具。
五百多艘風帆艦船停止不前的時候,一支30人的特種小隊帶領三百名接受特殊紅色教育的僱傭兵,在夜色的掩護下上了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