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一物的出現,瞬間讓耿昌看到了破局的希望。
這所破之局並非單單是指兗州城乾旱之局。
更暗指金軍南下之局。
耿昌自入主泰安城之後,便一直對麾下的軍伍進行著數量上的限制。
美名其曰,兵不在多,而在於精。
除此之外,耿昌支付給每一支軍伍的軍餉都是半數,另外半數則是以商業代替。
美名其曰, 泰安城是一個商業發達的城池,麾下將領也應當積極從商、
其實這一切,歸根結底都是在扯淡,亦或者是無奈罷了。
若是耿昌有足夠的錢財、有足夠的糧草,又豈會甘心蝸居於泰安城一地?
說什麼仁義道德,不忍麾下百姓飽受戰爭之苦之類廢話都是糊弄詭的。
歸根結底,無非是沒錢、沒糧罷了。
泰安城號稱百萬城池,其內百姓究竟有沒有百萬之數暫且不提。
哪怕真有百萬之數,這百萬百姓中有多少壯丁?有多少老弱病殘?
又有多少人可以一日三餐, 隔三差五的吃頓肉?
說實話,耿昌能夠擁兵十萬,已然是十分不容易的了。
但現在。
番薯的出現。
讓耿昌徹底看到了希望,由此物在,泰安城便可以吸附無數的流民。
有此物在,耿昌最起碼可以多養出來十萬精兵!
真當耿昌不想擁兵百萬,劍鋒一指,百萬雄兵揮師北上?
.....
見耿昌呆呆的望著手中的番薯發呆。
徐陽心中不由得輕笑一聲。
耿昌會想些什麼。心中又在作何盤算。
徐陽雖不能一五一十的猜到,但也能推算個七七八八。
對於徐陽來說,現如今的耿昌愈是強大,他己身便是愈發的安全。
畢竟,這可是一個真真正正的亂世,這個世道,可不會和你講什麼一對一單挑的道理。
見耿昌久久未曾回神。
徐陽輕笑一聲緩緩開口提醒道:“大元帥。”
“嗯?”耿昌回過神來疑惑的看向徐陽。
徐陽輕笑一聲緩緩開口說道:“大元帥左手之物名為土豆。”
“土豆?”若不是徐陽提醒,耿昌怕是很久才會關注到自己左手上的土豆。
相對於番薯, 徐陽更看好的其實還是土豆。
歸根結底,主要原因還是在於番薯無法成為主糧。其內所蘊含的纖維過多, 導致人長期使用胃受不了。
而土豆則不然, 土豆則是可以作為主糧存在的。
在後世,一些番外國家更是早已將土豆作為了主糧食用。
最關鍵的當然還是土豆產量在一定程度上並不弱於番薯,而且土豆更是兼具了抗旱和抗凍這兩大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