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國對拉普蘭的戰爭計劃中,第七集團軍擔負主攻任務,其麾下配置的兵力最充裕,火力也得到最大程度增強,目的就是確保其足以突破卡累利阿地峽防禦較為薄弱的東段,配合友軍合圍從築壘地域裡驅逐出來的拉普蘭軍,然後轉向維堡。
不過第七集團軍兵力固然雄厚,但可以使用的道路卻相對有限,在所有遭遇交通堵塞、作戰延誤的部隊裡,第七集團軍的情況最為嚴重。由於該地區森林覆蓋率高,道路稀少且難以承受重型裝備,加上拉普蘭軍在撤退時對道路進行了破壞,導致幾個步兵師和加強的炮兵團全都堵在了路上,不但拖延了第七集團軍的步伐,還嚴重製約了戰役後勤保障。
要不是拉普蘭嚴重缺乏遠端攻擊武器,這種時候一通火箭炮覆蓋或地毯式轟炸起碼能抹掉兩個步兵師的番號,剩下的部隊就算沒被殲滅,基本上也被炸殘了。
面對這種開局不利的狀況,公國軍上層當然不會滿意。一封封催促和詢問出現在雅科夫列夫一級上將的案頭,語言漸漸變得嚴厲刻薄。為了擺脫當前的困局,一級上將決定轉換第七集團軍的主攻方向,從原來的維堡轉向勞圖——基維涅米——凱基薩爾米軸線,沿當地唯一一條完好的公路向拉多加湖西岸實施突擊。
很快,由步兵第150師、步兵第49師、步兵第144師12團、哥薩克騎兵第3旅組成的“右翼突擊叢集”和步兵第10軍同時朝兩個方向展開了突擊。步兵第50軍負責在基維涅米穿過蘇萬託湖,“右翼突擊叢集”在科烏庫涅米度過泰帕萊河。步兵第50軍所屬的步兵第144師(缺一個團)和步兵第90師在渡過蘇萬託湖後,要迅速向基爾武——希托拉鐵路線突擊,徹底斷絕築壘地域守軍的生命線。“右翼突擊叢集”以兩個步兵師對泰帕萊河北岸實施突擊,渡河後對敵軍側背實施包抄。充當預備隊的兩個步兵師將跟在後面,一旦成功突破,立即跟進打擊,擴大戰果。
從紙面上來看,這倒也不失為一種變通的解決辦法,與其讓所有部隊都動彈不得,不如讓還沒被堵在路上的部隊變成機動部隊,提早轉換攻擊方向突破敵軍防線上的薄弱地帶。等到機動部隊突破側翼,對敵軍展開包抄時,正面戰場應該也已經進入交戰狀態。陷入腹背受敵的敵軍只能選擇撤退,殊不知自己只是從一個包圍圈跳進另一個更大的包圍圈,最終敵軍主力將如預期的那樣被消滅。
這將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這也正是雅科夫列夫一級上將及整個公國渴望得到的勝利。
鬆了一口氣的一級上將大筆一揮,批准了作戰計劃。滿心歡喜的他並不知道這一道命令會將他個人和整個第七集團軍從一個災難拖進另一個災難,此刻眼前的光榮大道正是通向深淵的快車道。
########
“他們還真是悠閒。”
海因裡希少將露出一絲冷笑,站起身讓出位置,一旁的維內爾上校連忙湊了上去,一堆提溜著馬刀和長矛,在河岸邊溜達的哥薩克騎兵呈現在炮隊鏡前,隨著上校調整觀察角度,幾個正在洗刷戰馬和兜水的騎兵出現在他面前。
“公國軍真是神奇,居然拿戰爭當兒戲。”
第八步兵師師長維內爾上校忍不住仰起頭長嘆了一聲,嘆息中夾雜著三分唏噓,三分非現實。
根據情報顯示,這是羅斯聯合公國第七集團軍下轄的“右翼突擊叢集”的第3哥薩克騎兵旅,由帕維爾.伊萬諾維奇.米辛科少將統帥,下轄22個哥薩克騎兵連外加一個炮兵連,總兵力約3000人。第七集團軍司令雅科夫列夫一級上將賦予該部的任務是前出至泰帕萊河沿岸偵察合適的渡河地點。
這個部署本身沒什麼問題,利用騎兵的機動力前出偵察是戰場上的標準流程。過去人類陣營也是這麼幹的,如今最多是讓輕型裝甲車或MDS來幹類似的工作。
有問題的地方在於,公國明明有更適合這種環境的斥候卻沒有使用。
如果擔心鳥系獸人種族容易被發現和擊落,且空中偵查森林覆蓋率高的地區有困難。大可以派出貓科或犬科系獸人種族,不管是豹族、狼族還是猿猴族(其實阿拉克涅之類的昆蟲系種族,還有擁有保護色和熱感應能力的爬蟲系種族也很適合執行森林環境的偵查任務,問題是低溫環境不適合那些熱帶生物),在這種環境裡都可謂如魚得水。過去幾百年的大戰中,人類陣營可沒少吃這些精銳斥候的苦頭。
放著更稱手的棋子不用,將精銳的騎兵輕易浪擲在次要的任務上,而非讓其如同過去一般襲擾拉普蘭後方。是該羨慕公國充裕的人力資源呢?還是像海因裡希少將一樣感嘆公國對戰爭的漫不經心?蹲在觀察掩體裡的一眾拉普蘭軍人困擾之餘又感到一絲好笑。
這些軍人是幸運的,他們的上級——拉普蘭陸軍第三軍團指揮官海因裡希少將不但知道事情的真相,而且樂於和部下分享。
“先生們,公國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
少將搖了搖頭,用介於嘲諷和憐憫之間的語氣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