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明白,亞歷山大.瓦西裡耶維奇。輸給一個出色的對手是遺憾的事情,但絕對不必為此感到羞恥。我也敗給了那位魔術師,但我卻不因此感到羞恥,只是為自己未能如你一般年輕,能有更多的時間去和這位偉大的對手較量感到遺憾。”
“我明白了,閣下。”
在年老長官豁達的氣度面前,高爾察克不禁感到有些羞愧,臉上的表情隨即又恢復堅毅沉穩。
“已經發生的事情再怎麼後悔也沒有意義,現在我們要做到是從失敗中分析自己的不足,敵人的長處,從中找到通向勝利的大道。那麼,亞歷山大.瓦西裡耶維奇,你從那位魔術師身上學到了些什麼?”
“是自我設限和先入為主,閣下。當我們拘泥於艦隊決戰才是決定控制戰場乃至天空與大海的唯一形式時,帕西法爾閣下卻是從戰場整體高度來看待後勤補給和艦隊運用之間的關係。這次的失敗並不只是戰術運用的失誤,更是戰略觀念的差距。”
在上一次大戰中,制海權和制空權的概念異軍突起,和大規模機械化兵團作戰一道,成為新時代軍事觀念變革的風向標。正如同陸軍談到新軍事變革言必稱閃電戰一般,各國海軍及附屬海陸軍的浮空艦隊(除了共和國和帝國,各國空中力量尚未獨立)都將馬漢式海權思想奉為圭臬。所有將校皆認為海軍的價值在於控制海洋、奪取並保障制海權。以艦隊為代表的海上力量將有助於所屬國家對海洋的有效支配,並在有效支配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其帶來的利益。空中力量則是制海權思想在空中的延伸。是故,奪取制海權和制空權才是海空力量及戰略的根本目的。
在大部分時間裡,馬漢式的海權觀念都可以成立或起碼能自圓其說。不過其戰略原則執行起來太過高昂,對一些發展海空力量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國家來說,與其追尋一個不可能實現的目標,不如重新定義戰略,從而以更為經濟的方式來實現國防目標。這種思想的產物便是“存在艦隊戰略”和“巡洋戰爭”——透過破壞別人的制海權,突擊敵國海上交通線的方式來動搖敵國的軍事和經濟力量。其具體形態便是無限制潛艇戰和海上破襲戰,空中的表現形式則是空中絞殺戰和戰略轟炸。上一次大戰中帝國軍正是透過海上和空中的利刃放幹了查理曼的血液,最後的萊茵戰役不過是整體戰略到達最終階段後的精彩收尾。
正是有鑑於此,不管是馬卡洛夫海軍上將還是高爾察克少將在推演帕西法爾可能的行動模式時,都傾向於相信帕西法爾會採用艦隊破襲戰或單艦遊獵的方式來襲擊公國浮空船團或滯留在道路上的補給車隊。對於襲擊臨時補給站——他們也考慮過,但一來他們手中沒有更多的機動力量來防護遍佈泰帕萊河沿岸及交通線的臨時倉庫;二來那是隸屬陸軍管轄的設施,不是處於海軍管理下的港口;三來則是他們有自信,即便帕西法爾炸掉一兩個倉庫,公國機動巡防艦隊也能迅速咬住帕西法爾,然後把他撕成碎片。
然而當帕西法爾真正動手的時候,高爾察克才發覺自己的認知和現實有多大的偏差。
要摧毀一堆露天擺放的彈藥,為什麼一定要用艦炮去抵近射擊?讓MDS掛著炸彈去炸就好了嘛。
“從一開始,魔術師閣下就沒想過要用艦隊去硬碰硬。存在艦隊理論的基礎是確保艦隊的存在,利用弱小但足以在關鍵時刻製造麻煩的艦隊去牽制對手。敵艦隊正是貫徹這一原則,透過一系列調動成功牽制我軍,為MDS的突襲創造了條件,當MDS成功突襲後又反過來利用我軍的混亂帶領艦隊跳出尚未合圍的包圍圈,對其它不設防的補給據點實施炮擊,要不是護衛運輸艦的分艦隊沒有解除任務,說不定他連運輸艦都想下手。”
說到最後的部分,高爾察克的臉頰有些不自然的抽搐。
——該死的官僚。
一想起陸軍、後勤、大本營的抱怨和職責,高爾察克好不容易平息下去的情緒再次開始急劇波動,連帶著血壓開始飆升。
如同過往每一次遇上糟糕事和壞訊息一樣,公國各部門開始集中精力做兩件事情——撇清自己,甩鍋給別人。
陸軍指責後勤部門保障不利,後勤部門抱怨陸軍要求太多,給予的支援又太少,同時還胡亂增加不合理的要求,兩邊相互推諉扯皮,你一個點射,我一個倒掛金鉤,你把我的球撲出去,我守門員直接衝到你球門前面射門……你來我往可謂不亦樂乎。最後鬧得大本營拍了桌子,宣告不給個交代的話,就把所有涉及此事的主管統統送去盧比揚卡接受調查,至於之後是吃顆子彈後送進地下焚屍爐,還是母神眷顧能保住一條小命去永久凍土挖土豆,那就看各人造化了。在直白的威脅下,陸軍和後勤部雙方達成一致,一個大腳把球踢進了海軍的大門。
這兩邊的想法很實際,反正最後一定要有個什麼人或部門出來背鍋,海軍本來就有為空中運輸提供護航和戰區空中巡防的任務,事後追究責任本來就跑不了他們,現在正好一股腦的推到海軍頭上。
作為護航計劃和誘餌計劃的制定者兼執行人,高爾察克少將本來就打算一肩扛下所有責任。為此他甚至準備好了辭職報告和預定在軍事法庭上使用的整起事件的經過報告。結果聽到陸軍和後勤部的白痴官僚要海軍承擔所有責任,這位少將的犟脾氣頓時上來了。他倒也沒浪費時間去申辯,只是坐在那裡承受著各種指責。等到對方講到唇焦舌敝,不得不停下來喝水的時候,高爾察克少將起身一鞠躬,表示作為海軍部門在此次事件中的最大責任人,他將承擔起所有責任,緊接著少將將隨身攜帶的遺書拍在辦公桌上,然後從容不迫的掏出手槍頂上了自己的腦門。
這一出可把所有人都嚇壞了,幸虧馬卡洛夫海軍上將眼疾手快,否則血濺當場什麼的可真不是說說的。
鬧出這麼嚇人的一幕,這追究責任的會議自然是沒法開下去了,加上戰爭還在打,沒了海軍護航,後勤補給更沒辦法進行,所以此次事件最終以所有相關部門遭到訓誡落幕。
這不是一碗水端平,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結束,不過是將清算工作延後到戰後。高爾察克對自己應該承擔的那份責任自然責無旁貸,可一想起會議上看到的種種醜惡嘴臉,他就禁不住怒火中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