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崛起讓很多國家感到不適應,其中最尷尬的就是拉普蘭。
當夾心餅乾的滋味不好受,特別是左鄰右舍都極具擴張傾向,而且還都比你強的時候,這種前門拒虎後門迎狼的壓力足以將人活活逼瘋。
查理曼倒下,帝國建立之後,拉普蘭赫然發現其一直執行順暢的國家戰略已經失去了賴以存在的根基。
“拿出自己國家最充足的東西,互相彌補對方的不足”這是過去人類陣營的一貫做法。拉普蘭靠著“抵抗公國入侵”,以“提供安全保障”來換取各國經濟、物資的援助。
可如今帝國和精靈陣營的崛起完全打破了舊世界的格局,如今帝國精靈陣營的總體實力凌駕於人類和獸人陣營之上,面對前所未有的威脅,曾經的仇敵成了蹲在同一個戰壕裡的戰友,過去相互廝殺的人們如今高唱友誼地久天長,昔日的盟友則成了壁壘分明的敵人。這變化實在太快太美,讓拉普蘭簡直目不忍睹。等到塵埃落定,拉普蘭赫然發現阿爾比昂和羅斯聯合公國走到一起了,新鄰居神聖吉爾曼尼亞帝國不但有著遠勝查理曼的實力,更有與之對等的野心。為了牽制帝國,阿爾比昂正在認真考慮把拉普蘭賣給公國。
站在阿爾比昂的角度看,繼續援助拉普蘭的動機已經不復存在,而且還有變相增強帝國實力的嫌疑。要知道一旦帝國決定吞併拉普蘭,那此前給拉普蘭的援助無疑會成為帝國的所有物,不管日後這些物資、武器是以什麼形式或面貌出現,都不會讓阿爾比昂感到舒服。
既然如此,索性在帝國動手之前,搶先把拉普蘭這個雞肋賣給公國,讓兩頭巨獸直接面對面,從而降低自身的戰略壓力,也方便今後推進他們的戰略規劃。
對阿爾比昂人的無恥行徑,拉普蘭人倒也沒多大憤慨,那群島國蠻子的嘴臉又不是頭一次見識,比這更卑鄙無恥的勾當早就見多了。
拉普蘭舉國上下的頭腦都挺清醒,他們十分清楚,諸國援助拉普蘭並非基於所謂的“騎士精神”和“俠義”,而是保護拉普蘭其實就是保護他們自己。這個世界根本沒什麼正義和公平,小國永遠都是大國之間用來博弈和出賣的籌碼。拉普蘭的歷史已經不止一次的證明了這一點,現在只不過又一次重複歷史上的老戲碼罷了。
但與此前的歷史所不同的是,帝國帶來的新技術和新型戰爭模式,讓拉普蘭歷史上化解類似危機的招數完全失去作用。
主導戰場的不再是貴族、騎士、魔法師等少數精英,能更有效的運用手裡的資源,生產更多更有效殺戮的兵器,動員更多能喘氣的人拿起武器,用最快速度將人員和武器彈藥送到前線的那一方才能獲得勝利。這就是工業化時代的全面戰爭,這就是總體戰。
受常年戰亂和地緣格局影響,拉普蘭沒有開拓海外殖民地的野心和餘力,錯過快速累積原始資本來啟動工業化程序的潮流,等到想要啟動工業化之後卻又遇上帝國的技術專利和阿爾比昂親近公國。在這種情勢下,留給拉普蘭的選擇其實只有一個。
倒向帝國,成為帝國的附庸,藉助帝國的力量來牽制公國,最好能促成帝國單方面對拉普蘭開放更多技術專利,引入帝國的投資來完成自身的工業化。
帝國不會樂見拉普蘭被公國吞併,少了拉普蘭這個緩衝區,他們勢必會直面增強實力的公國,在未來的兩線作戰中居於更加不利的位置。為了避免這種情形,他們應當會很歡迎拉普蘭的投靠。
“但問題的癥結在於貴國並不打算老老實實當個馬前卒,更不可能就這麼被帝國吞併。所以你們會允許帝國派遣軍事顧問,採購帝國製造的武器,引進帝國武器的生產流水線,但絕對不可能允許帝國駐軍,更不要說和帝國外交政策共進退。所以你們最終會和帝國分道揚鑣。為了迎接那一天的到來,你們會盡可能討好帝國,換取更多技術開放和援助,加速工業化程序。”
羅蘭侃侃而談,種種深入的細節剖析讓人不禁懷疑他根本就是拉普蘭的上層人物或是潛伏多年的間諜,否則怎麼會知道這麼多。
他當然不是什麼大人物,更不是什麼間諜,之所以能做出這樣一番極具深度的見解,其原因在於他有個非常優秀的前監護人兼對手。
沒有比李林更可怕的對手,也沒有比他更好的老師。在以李林為目標,持續學習,持續精進的過程中。羅蘭也學會了如何以政治家目光去看待戰略問題,將拉普蘭的尷尬位置和國際局勢相結合,要推測出他們的戰略走向和大致的戰術並不是很難的事情。
拉普蘭想要倒向帝國,卻又想要保持自主獨立性,唯一有點可行度的辦法就是實行“有傾向性的等距離外交”。即同時和帝國、公國、阿爾比昂保持若即若離的關係,當某一方對拉普蘭的威脅提升時,立即拉近與另一方的距離,從而形成均勢,並從中謀求好處。
這其實就是亞爾夫海姆過去玩過的“交朋友”的外交把戲,當時的亞爾夫海姆利用諸國與查理曼之間的矛盾,巧妙的將查理曼置於孤立無援的境地,同時獲得諸國物資、情報、外交在內的大量援助,哪怕是在諸國高層意識到精靈陣營的威脅時,諸國內部依舊存在強大的反對查理曼、同情亞爾夫海姆的輿論浪潮,加上查理曼【】自身的愚蠢行徑和亞爾夫海姆巧妙的情報操作,致使諸國錯失最佳的介入時機,眼睜睜看著查理曼被消滅,帝國就此崛起。
亞爾夫海姆的這套把戲有很大的不可複製性,但其核心理念,即努力避免兩線作戰,利用外交斡旋營造出一次只面對一個敵人的環境對如今的拉普蘭依舊具有極大的借鑑價值。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倒向帝國,但不徹底”的外交策略出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