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彩虹之上(六) (第1/2頁)

雙方都在計算“石斛蘭”的彈藥量,盤算著彈藥耗盡的那一刻,對手會採取什麼樣的攻擊,會如何反制,要如何搶先對手一步。

所以當那一刻到來之際,雙方沒有任何意外和動搖,完全是按部就班展開各自的劇本。

“沙拉曼達ii”沒有坐等對手耗盡彈藥,一味等待只會將主動權拱手讓人,按照對方設定好的劇本起舞。在“石斛蘭”發動最後一次彈幕射擊時,“沙拉曼達ii”立即毫不猶豫的迎了上去。

超過一百五十枚導彈、火箭彈傾斜而下,將快速逼近的敵機及其迴避路徑的預測節點盡數填滿淹沒。

就在致命包圍網即將完全合攏前的千分之一秒,“沙拉曼達ii”全速舞動起來,幾乎沒有改變直線路徑,僅僅只是微調了一下軌跡,鋼鐵之蜂便如同表演魔術一般,易如反掌地穿過了普通人壓根來不及發現和做出反應的微小縫隙,一邊在彈幕中穿梭起舞,一邊將散發著紅光的兇惡複眼緊緊盯住正在努力轉向的“石斛蘭”。

不知不覺間,雙方的距離已經拉近至無需藉助雷達、紅外線等感測器,直接用肉眼就能進行瞄準的範圍了。

雙翼微微一震,無數道鐳射似的光芒自“沙拉曼達ii”的表面迸發。

來了嗎?

額角劃過一滴冷汗,法夫娜咬緊牙關,啟動了“某個術式”。

行動之前的小範圍戰前戰術商討會里,在討論對於如何應對敵軍新型機的問題時,羅蘭和法夫娜有過一番討論。

“帝國的技術員如果有充分的備份材料,且不缺乏場地、器材和熟練技工的話,他們很有可能在修復的過程中根據之前反饋的戰鬥資料進行針對性的改良。改良的重點,一定是機動性。”

“速度即裝甲?可之前不是已經被證明這種想法不切實際了嗎?”

理論上,速度越快被命中的機率就越低,“速度就是最好的防護”這一觀點固然偏激,卻也未嘗不失為一種獨到的見解。只是一味追求速度和機動力,勢必要在裝甲防護和火力方面付出代價。最終搞出來的很可能是跑得飛快,裝甲防護薄如紙張的脆皮高速機,打不中還好,面對高密度彈幕射擊或高出力的粒子束,這種機體完全是擦著就死,磕著就亡。之前“沙拉曼達”的失敗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以事後諸葛亮式的普遍觀點來看,這場戰鬥無疑是對機動力至上主義者的無情打臉,人們會順勢匯出“機動性固然重要,但不能影響到整體效能均衡”的老生常談。但帝國的技術員們不是能以常理揣度的群體,這群愛鑽牛角尖的偏執狂一旦開啟腦洞,就算出動帝國空軍的全部主力艦都沒辦法把他們拉出來。他們會找出一萬條理由來證明自己的腦洞多麼符合科學,有多麼美好的前景,對未來的戰爭有何等深遠的影響……

大多數時候這些解釋都帶有兜售私貨之嫌,但不可否認,這些見解都是針對技術本身,且基本都能做到客觀。

“之前的戰鬥帶有很大的偶然成分,如果機體感知範圍再大一些,如果周圍有其它機體擔負偵察、支援。就算是我,恐怕也難以做到一擊得手。而且在決定性的一擊之前,那架機體都佔據壓倒性的優勢。從這個角度來講,等於是證明了‘更快速度等於更多優勢’的論點,光憑這一點,就足夠讓他們在改良升級版上進一步放手嘗試了。更不要說在現有的框架下,已經沒多少冗餘可以用來強化裝甲和火力了。”

“可這麼一來等於徹底放棄防護了,他們要拿什麼來保護機體?”

“重新編寫人工智慧演演算法則,提升計算處理能力,使用流體金屬進行主動防禦,或是安裝‘嘆息之牆’。我個人比較傾向前一種方式,因為那樣不會增加額外的重量。”

“換句話說,我們可能要同時面對兩個超麻煩的難題了。”

連感測器都難以追蹤定位的鬼畜機動力;

形態不定、軌跡變幻莫測、複合裝甲也一刀兩斷給你看的流體金屬之刃;

&n.敗“沙拉曼達ii”,首先要跨越這兩道難題。

至於那個紅色磷光感應力場,儘管在預想之外,但也不是沒辦法。

不過在此之前,還是要先解決預測中的難關,之後才有機會去面對新問題。

對策有兩條。

最新小說: 劍道之主 躍蒼穹 星沉戰史 開局一扇門,全靠自己搶 師孃別這樣,師父在隔壁 無限轉生我總是死於意外! 洪荒:殺敵爆修為,闡教崩潰了 詭影龍脈:東海沉船的超導碑文 大日焚天經 大師兄萬歲! 富二代修仙傳 全能主角導師 誰說沒靈根不能修仙的? 尋仙啟示錄 絕世天驕有如何:我開掛你怕啥? 誰說他修仙天賦差的? 我劍證魔道,屠盡天上仙 玄幻:我以神脈覺醒無窮體質 我向仙王借了個腦子 玄幻:開局科技界,猥瑣發育,別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