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完全在照著李林的節奏發展。
負責包圍的部隊,負責阻擊援軍的部隊,負責包夾援軍的部隊,負責炮灰輸出的部隊,替換休整的部隊,待命的預備隊……帝國軍所展現出的是一種井然有序的忙碌,近似於遵照時刻表執行的鐵路系統,而非戰鬥。
喜歡秩序的偏執者看見這樣情形或許會很舒服,承受這種“井然有序”的自由軍團可一點都舒服不起來,他們已經快被逼到絕境了。
圍點打援是一種很有效的戰術,當被包圍的部隊極具價值,你手頭兵力足夠多、機動能力足夠強時尤其如此。
帝國軍用兩個大隊的空戰型包圍沙拉曼達III戰鬥群,一個大隊的空戰型在艦炮和MA的火力支援下對解圍部隊展開攻擊,與此同時在巡洋艦的帶領下,兩個驅逐艦支隊正在完成對解圍部隊的包夾。
帝國軍喜歡運動戰和殲滅戰是出了名的,全世界都可能找不出比他們更熱衷“旋轉門”、“分進合擊”等等戰術的軍隊,就算有,多半也是帝國軍校裡教出來的。只要有機會,他們腦子裡自然而然會冒出一堆和包圍圈有關的作戰方案。如今狡猾的反抗者一頭扎進了包圍圈,還在持續不斷的送人頭,他們自然不會客氣。
所有夠得到的武器都在瘋狂傾瀉火力,粒子束、火箭、炮彈、子彈的狂風暴雨反覆沖刷著“自由軍團”的陣地。那種火力密集程度足以讓每一個見證者刻骨銘心,塗滿天空的鐵風火雨,宛如火山爆發般的陣地,在空中飛舞的鋼鐵與人體殘骸——這樣的場景會深深刻在見證者的心底,永遠無法磨滅。
在第三方看來,那真是無比震撼的壯觀景象。交戰雙方卻對此嗤之以鼻,甚至是極度不滿。
挨炮彈的一方不用說,帝國軍那邊也因為避免炮彈過於密集相互干擾不得不調整火力密度而惱火,更令帝國軍不快的是,這樣的炮火依然沒能把叛亂分子消滅掉。
“繼續作業!要保證魔法師們的安全,一旦發現情況不對,一定要優先把他們先拉出來!聽明白沒有!”
MDS合成試驗營指揮官拉威爾少校的破鑼嗓在部下們的腦海裡激盪,透過“阿賴耶識”系統進行意識同步後,不管爆炸轟鳴多麼激烈,直接在腦內響起的聲音都十分清晰。對正在與帝國及死神爭分奪秒賽跑計程車兵們來講,營長粗暴的咆哮不啻於天籟之音。
能聽見營長的咆哮,會被鬼畜班長們踢屁股,足以證明他們還活著。
面對高強度炮火覆蓋,唯一能有效降低對士兵殺傷機率的手段就是完善的塹壕體系。在鋪天蓋地的大口徑炮彈面前,裝甲車輛不過是移動的鐵棺材,105㎜級別的就能讓一輛裝甲運兵車變成焚屍爐,155㎜級別和更大口徑的炮彈命中的話,哪怕是啞彈也能把裝甲車和戰車砸扁。或許有人會說MDS不是能在地面快速機動麼?只要打不中就沒什麼大不了的。說這話的仁兄其實應該去現場試試,面對空中和地面的炮火夾擊覆蓋,從粒子束到大口徑艦炮各種火力一應俱全的立體交叉火網,他能生存幾秒?
在炮擊覆蓋區域,沒有比塹壕更實用可靠的防護手段了。
參加此次作戰計程車兵中有相當一部分人知道該如何應對炮擊,MDS也能提供防禦大口徑機槍和20㎜炮彈程度的防護,士兵也接受過完整的防炮擊訓練。但此刻他們正處於進攻狀態,倉促間去哪裡找挖壕溝的工具,更別提頂著槍林彈雨挖出一條堪用的塹壕乃至坑道,能挖出個容身的散兵坑就應該偷著笑了。
在這裡,共和國MDS部隊獨特的技術和編制優勢就提現出來了。
一個共和國MDS合成營裡,至少有一個排的魔法師。他們除了常規的戰鬥任務,還擔負戰場通訊、系統整合、保障“阿賴耶識”系統、戰場急救等等任務。反過來,透過意識連線和天晶的增幅,他們也能在高濃度干擾粒子環境下使用術式。像使用變化系術式探索地質,控制土地硬化或液化,將大塊岩石進行簡易的傀儡化處理撐住通道四周,快速製造戰鬥坑道,對他們來講根本不在話下。
正是靠著獨一無二的優勢,共和國MDS合成試驗營才能以極低的傷亡向包圍圈穩步推進,眼看著最多還有十幾分鍾就能接觸到包圍網之際,帝國的鐵錘砸了下來。
“自由軍團”的推進方式完全出乎帝國軍意料之外,習慣了用火力覆蓋和“軍團”的數量優勢去碾壓對手,用魔法師進行非常規操作這種套路完全在他們的思維認知之外。就算有“在天晶支援下魔法師可以施展術式”這樣的認識,他們也沒想到“自由軍團”的魔法師可以直接改變地形來為部隊提供掩護。
只是據此認為帝國軍對此一籌莫展,那也是小瞧了他們。
一箇中隊的空戰型護衛著重炮擊型MA前出,安裝在機體中央位置的大口徑粒子炮開始亮起光芒。
“對付坑道,最好用的是掩體粉碎機之類的巨型炸彈,其次是朝地道里丟燃料空氣炸彈。不走運的是我們手頭上沒有這些特種彈藥,也沒耐心和時間等後方排程過來。只好將就著用比較粗暴的辦法了。”
皇帝微微一笑。
地圖終端正顯示出強烈的瑪那反應。
為了提高生還機率,一般情況下進行土木作業的魔法師會控制術式強度,避免被敵人偵測定位。眼下這種著急上火的時候顯然是不可能再管那麼多了。
距離地面十公尺,大口徑粒子炮照射個兩秒就足以。
只差一個命令,一個響指,大局便可定下。
“……時機選的不錯。”
皇帝抬頭望向天頂方向,同一時間空襲警報響徹指揮室。
“不光是羅蘭,你也成長為獨當一面的男人了,馬賽。”
當初那個畏首畏尾,因為殺了人而恐懼不已的少年,此刻也站上了舞臺,成為能給戰局注入一絲變數的戰士。
兩相對比,確實值得唏噓。
但是——
“年輕氣盛是好事,急著找死不是。不出來就不會死,這麼簡單的道理,為什麼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