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小孩子才在別人給的選項裡做選擇。
正常情況下確實是這樣,只要出題和答題的兩邊都是正常成年人,他們總會避免照別人設定的路線行動。
但出題的如果是個瘋子,是那種不把人命、財產、道德、合理性放在眼裡的純粹反社會份子、恐怖主義者、無政府主義者。事情就完全不一樣了。這些人最擅長或者說最常乾的事情就是讓別人做電車難題,試圖以此讓政府和民眾承受不了壓力,屈從他們的要求。
而在這之上,還有一種更危險更瘋狂的傢伙,那就是壓根沒什麼要求和計劃。一切都只不過是一個血腥的遊戲,一個用人命為試劑、以社會為器材的試驗。製造爆炸是為了尋開心,殺人是過程中的一環,製造恐怖不過是為了觀察反應,以驗證他那套理論。
沃爾格雷沃就是這種瘋子。純粹、冷靜、大膽、縝密、瘋狂,宛如一個會走路的毒藥,會說話和思考的炸彈,只要靈光一現,他就會讓整個世界燃燒起來。
現在他站在舞臺正中央,沐浴著全部聚光燈和眼球,讓觀眾們表演並欣賞所有一切崩塌的樣子。
每個人都知道電車難題,知道不管怎麼選擇都不可能救下所有人,在沒有外力介入的情況下不可能突破倫理道德的悖論困境。可如果把這個難題稍微變一下,把選擇權交給綁在兩條鐵軌上的兩群人,事情會變成什麼樣?
毫無疑問,那將成為對人性最惡劣且直接的考驗。
“選擇吧,諸位,是要犧牲自己還是犧牲別人?是要讓多數的一般人為少數挑戰現實的勇士開闢前進的道路?還是少數不知是愚是狂的勇者為保障多數人的生存,放棄改變世界的契機和自己的生命?你們有五分鐘時間思考,五分鐘後我會擲硬幣決定,這是我為無法做出選擇的你們準備的最公平的方法。”
一枚硬幣,正反兩面,只要不做手腳,在外界干擾因素被降到最低,一切都交由百分之五十的機率去解決,這的確是最公平的解決方法。可這也只是加速兩群人做出選擇的催化劑罷了。
擲硬幣固然絕對公平,但誰也無法保證百分之五十的機率是否會降臨到自己頭上,而搶先主動做出選擇,得救的機率是百分之一百。
每擲一次硬幣,直面生與死的壓力就被放大一次,倫理道德的約束力就會被大幅度削弱。求生的慾望最終會壓垮道德倫理的束縛,人性、尊嚴、信任轟然倒塌。
“小少爺,你覺得你的部下,還有你相信的民眾,面對這個問題會怎麼選?當然,我知道,不管是你還是參與遊戲的諸位,大家都會選‘打死出題的那個混蛋’!換做是我也會這麼想。但是,你們做不到。你們沒有能夠阻止我的手段,沒有任何可以威脅我的東西。你們的力氣、毅力、信念,一點用都沒用。你們只能把這個遊戲進行到底,直到做出選擇,做出選擇……意味著什麼,你應該很清楚了。”
沃爾格雷沃笑了起來,捧著肚子,笑了又笑,七雙細長的瞳孔映出形單影隻的白色機甲。
沃爾格雷沃說的每一句話都沒錯,特別是最後一句。
羅蘭十分清楚做出選擇意味著什麼。
不光是拯救誰,捨棄誰。更重要的是選擇的那一刻起,羅蘭就放棄了原則。
這正是沃爾格雷沃想要的。
李林想要獲得的英雄,本質上是處於與他對立又相似的微妙存在。一直以來羅蘭確實按照著這個方向成長,並且眼看著就要忠實實現李林的構想。
現在羅蘭放棄原則,意味著他已經成為和李林同樣以結果為唯一判斷標準的存在,李林此前付出的所有能力都成為泡影,他對羅蘭的期望,他在羅蘭身上的投資和賭注全部輸了個乾乾淨淨,他徹底敗給了沃爾格雷沃。
這是必贏的賭局,看不到任何失敗的可能性。
這同時也是必死的賭局,不管結果如何,李林事後絕不會放過沃爾格雷沃。
沃爾格雷沃不在乎這些,什麼忠誠,什麼道德,什麼責任,什麼邏輯,什麼事後處罰,全都見鬼去吧。他只想贏李林一次,只要能贏一次就行,哪怕之後永不超生也無所謂。
所以——
“選擇吧,諸位。我期待你們的選擇。”
自李林之後,羅蘭頭一次面對到真正意義上令他無可奈何的對手。
法律、倫理、邏輯、暴力、利益……作用於世界的各種力量沒有一樣可以影響到沃爾格雷沃,更不要說戰勝他,徹底破解眼前的困局。唯一可以制止這一切的只有李林,如果是李林的話,應該不會坐視自己不敗的記錄被沃爾格雷沃填上不光彩的一筆。可李林不可能插手,因為這等於他承認羅蘭無法透過這場試煉,自己的計劃和教育完全失敗。羅蘭也是一樣的,如果李林出手解決了問題,實際上也等於他、共和國、“自由軍團”都預設了“共和制度有其侷限性和無力之處,遇到困難,人們只能依靠帝國和皇帝”。這將造成共和制度的信仰崩塌,其結果是毀滅性的。為了避免這樣的結果,羅蘭他們不可能接受李林的介入,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去克服試煉。
羅蘭不得不承認,這一次沃爾格雷沃幹得真的非常出色,他完全被困住了,根本動彈不得。
除了棄子認輸,他沒有出路了。
“還有三分鐘……不過我想勝負已分,再過多少時間,結論也是一樣的。”
贏不了就是贏不了。
不管怎麼思考對策,如何挑戰都對事態毫無助益。
結果早已註定。
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