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會逃,也不會一味躲避。
馬赫在心中斷言。
其依據乃是基於幾個月來對馬賽的研究和實際接觸。
這並不等於說馬赫認為馬賽是那種死硬到底、堂堂正正戰至最後一息也不逃不躲的“英雄”,實際上他對馬賽的認知是恰恰相反。
和矜持、尊嚴、信念等等聽上去很美麗的詞彙毫無關係,僅僅是因為一味逃跑或撤退成功機率都很低,完全是基於這樣現實的利弊計算後得出的結論。
數害相權取其輕,就是這麼簡單而已。
所以——
“你一定會選擇一邊觀察,一邊移動陣位,同時保持與區域戰術驗算網路的連結,將盡可能多的牌握在手裡,根據情況組合成最佳的牌組,尋找並創造機會,時機一到就打出連環組合,使現場排程和資訊交換出現過載,然後一口氣扭轉局勢。”
#####
——保持和區域戰術驗算網路的連結,在自身偵測手段有限的情況下,我們只能儘量利用對方的情報。
——不推薦實踐。這會增加本機暴露位置的風險和對方採取針對性電子攻擊並取得成功的機率。
——就算現在不做,用不了多少時間,敵人也會鎖定我們的位置,一樣會採取電子攻擊手段。
——明白。開始執行。
浸泡在緩衝液裡的身體開始晃動,馬賽的思緒也隨之左右搖擺。
對方一定會預測到他採取的戰術。
沒有恐怕、也許、大概之類假設性詞彙的修飾,馬賽很清楚那是必然的結果。
他不清楚對面是提升了戰術驗算網路的效能,還是準備了更多的參考範本,抑或配置了一名實戰經驗豐富兼具優秀心理分析能力的指揮官。總之從對方調整戰術的果斷來看,這場戰鬥絕不好打。
逃或躲都不是好的選擇。
一個已經錯過了時機,另一個不過是延緩失敗的時間。
以現況而論,保持與區域戰術演算網路的連結,從對手那裡獲得儘可能多的資訊,伺機而動是合理的選擇。
不過,對方多半連這個都預測到了。
畢竟留給馬賽的選擇本來就不多,應對起來並不麻煩。
重點是,準確預測到後續發展的對方會採用什麼樣的反制手段。
方案一,繼續現在的步調,穩紮穩打,持續縮小包圍圈,最終鎖定目標,展開殲滅戰。
方案二,利用本機與區域戰術演算網路的連結,釋出錯誤訊息和計算機病毒,用兵不血刃的方式獲得勝利。
方案三,保持包圍圈,用大規模火力覆蓋快速清場。
方案四,前述三種方案同步綜合實施。
不管哪一個都是應對起來麻煩無比,更糟的是主動權都在對方手上,馬賽只能被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