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人形殺戮機器彙集之地的伊斯卡略(斷罪者)之中,亞歷山大.安徒生神父也是堪稱戰鬥經歷極為豐富的狂人,從一個戰場馬不停蹄地奔赴下一個戰場,從一個地獄火急火燎地衝向下一個地獄。與各式各樣的強敵對陣,從各種各樣的絕境中生還,安徒生神父從投身伊斯卡略迄今的人生簡直可以說就是一部戰鬥綜合教科書。在這本厚重的教材裡,與赤手空拳之敵交手的經歷亦相當豐富,諸多對手當中有久經鍛鍊與實戰的拳術師,也有精通實戰搏擊的強化系魔法師——這些對手的拳頭都是足以殺人的兇器。
然而和螳螂蝦的肢體接觸的一剎那,安徒生神父就理解了——那些人的拳頭和螳螂蝦的一擊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再怎麼強力的拳頭,也不可能把人轟散,甚至把成片的建築轟飛。
轟——
波浪分成兩半,磚石、水泥、泥土順著拳頭的方向迸發,一些遠遠飛出去的石頭上居然燒的通紅,遠遠望去與火山爆發噴射出來的熔岩相仿。
這絕不是人類的拳頭可以達到的境界,再怎麼鍛鍊,再怎麼強化,也不可能達到猶如重磅炮彈直擊命中一般的效果。
如有人質疑螳螂蝦怎麼可能打出這樣的一擊,那還真是小瞧了這種水生甲殼類生物。
雀尾螳螂蝦,軟甲綱口足類動物,最大體長可達18公分,外殼由鮮豔的紅、藍、綠等色彩組成,猶如孔雀展開尾羽一般豔麗。與美麗外表不符的是,該種生物是極為兇猛的掠食者,即便是資深觀賞水生生物收藏者對雀尾螳螂蝦也是敬而遠之。
螳螂蝦性情兇暴是一方面,螳螂蝦的複眼色彩分辨能力多達16種,不僅能識別線偏振光,還能看見圓偏振光,也就是說螳螂蝦能看見人類肉眼捕捉不到的紫外線和紅外線,哪怕在黑暗的深海,它們也能極為準確的捕捉到獵物行蹤。在發現獵物並接近後,螳螂蝦就會使用第二對顎足攻擊目標。這對如螳螂前肢般摺疊起來的顎足可以在五十分之一秒內彈射出去,最高時速可達到每小時80公里,動能相當於.22LR(5.588㎜)手槍子彈,衝擊力高達60公斤,瞬間由摩擦產生的高溫甚至能讓周圍的水冒出電火花。在這對“強拳”面前,貝類和其它甲殼類完全不堪一擊,就連由鋼化玻璃製成的魚缸都會被雀尾螳螂蝦敲裂敲碎。
體長18公分的雀尾螳螂蝦就能打出相當於手槍子彈的攻擊,放大到人體大小,威力也會倍增,一擊打出相當於重型火炮的威力也沒什麼可奇怪的。
在媲美重炮的攻擊面前,人不要說倖存,就連能否留下完整的屍體都很可疑。
雀尾螳螂蝦卻絲毫沒有放鬆神經,一邊準備著下一擊,一邊仔細搜尋目標。
普通人的話,剛才那一擊毫無疑問已經送他迴歸母神身邊了。
可如果是普通人的話,怎麼可能像拍死蟲子一樣一口氣殺死六名女王蜂的“士兵”,不管怎麼想那都不是普通人,甚至不像是人類能夠辦到的事情。
所以,假設那個有著神父外形的怪物還沒死是最穩妥的做法。
找到他,纏住他,如果有機會就殺掉他——
貫徹命令的螳螂蝦在水中全速遊動,高度靈敏的視覺系統在黑暗中也能正常視物,任何隱匿在黑暗中的生物都無所遁形。
可如果是對方藏身瓦礫之下呢?
沉在水底的瓦礫突然炸裂,一隻粗壯有力的手拽住螳螂蝦的後肢,用力扭轉,螳螂蝦的後肢應聲而斷。
——怎麼可能?
更甚疼痛的驚愕支配了螳螂蝦的大腦。
再怎麼強壯的怪物,吃了那樣的一擊後也不可能平安無事,更何況在水下無法呼吸,怎麼可能還有這種怪力?!
——這傢伙真的是怪物!!
冒出這個認知的瞬間,螳螂蝦再次彈出顎足,目標是拽住後肢的手。
打斷這隻手,拉開間距,然後纏住對方——
時速80公里彈出的顎足,電光火石間完成的戰術構思,被一道銀光斬斷。
在水中溢位殺氣的鍵刃橫亙在螳螂蝦和獰笑的神父之間,自關節處被斬斷的顎足順著慣性遠遠飄走,螳螂蝦的體液從截面撒出來。持有鍵刃的手微微一抖,又是兩柄利刃出現在神父手中,強壯有力的手高高舉起,眼看著一記強而有力的斬擊即將劈開螳螂蝦。
“怪物!!”
忘記了疼痛,忘記了閃避,螳螂蝦驚叫起來,死亡的恐懼瞬間衝擊他的全身。
如果沒有任何意外,下一刻,螳螂蝦會和他的慘叫一起被劈開。
然而——
咔嗒。
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也不同,空氣中的音速約為每秒340公尺,水中的音速為每秒1500公尺,是空氣中音速的4.4倍。
比空氣傳播更快、更清晰的板下擊錘聲在後方響起,“身後有敵人”的警訊剛剛在安徒生神父的腦中產生,更甚之前的轟鳴與衝擊自背後爆發。
那是猶如一噸炸藥在耳邊炸響的轟鳴,又彷彿無數雷霆疊加在一起放進耳道里炸響,伴隨而來的是前所未見的灼熱衝擊,有那麼一瞬間神父甚至看見周圍的水都被蒸發,緊接著他就被膨脹爆發的蒸汽吞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