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應戰。
全艦後退。
收到這個指令後,各艦艦長差點沒一頭栽倒在地。在帕西法爾下令前,他們的腦子裡最起碼閃現過十幾種對應方案,可以說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就在他們滿懷信心準備用敵人的腦袋為兄弟部隊洗刷恥辱,為自己增添功勳的時候,旗艦傳來的命令就像一桶冰水,結結實實澆在這群熱血沸騰、壯懷激烈的腦袋上。
無線電裡頓時一片譁然,抱怨、質疑、牢騷,說什麼的都有,但說怪話歸說怪話,艦隊依然按照帕西法爾的指令,維持著輪型陣向防線後方倒退。
他們終究是經過嚴格軍事教育的軍人,不是查理曼熱血上腦或利慾薰心的暴走馬鹿。或許他們和查理曼同行一樣不乏個性與主張。但滲透進骨髓裡的對秩序和權威的服從保證他們絕不會搞出什麼“下克上”、“暴走”、“獨走”。
命令一下,該如何就如何——這是防衛軍軍人和查理曼那群披著軍裝,意識卻停留在封建采邑領主時代的傢伙的最大區別。
帕西法爾自然清楚地下那幫原本對他就不怎麼服氣的老資格艦長們接到這個命令會有什麼反應,對他們表面遵從命令,私底下未嘗沒有打算借這個機會把自己從分艦隊司令的寶座上拉下來、自己取而代之的小算盤也是一清二楚。但他既沒有揭穿他們的打算,也沒有哀嘆要是接手艦隊司令時間再長一點,自己就能磨合艦隊。
贏了。
在他腦中,只有這一個念頭。
“後退3公里後,全艦停止,各艦主炮裝填高爆彈,彈頭安裝定高引信。”
第二道命令再度把艦長們打了個措手不及。
後退3公里?只退這麼點?不是要敵前逃亡麼?先不去管這個,允許開炮總是件好事,總比戰後因為不名譽的“不戰而逃”被送上軍事法庭要好。可使用高爆彈是什麼意思?按照防空作戰條令,主炮執行防空任務時,裝填的不該是安裝無線電近炸引信的“威力巨大之三式對空彈”嗎?
這裡提一句。所謂“威力巨大之三式對空彈”是一種大口徑艦炮執行防空任務時的專用彈,其本質上就是一枚對空榴霰彈,其口徑包括155㎜、203㎜、280㎜等防衛軍主流艦炮口徑,就連總旗艦“大帝”號的406㎜主炮也配備有專用的三式對空彈。該型號炮彈內裝有大量20㎜×30㎜的圓柱形微型炸彈,微型炸彈內除炸藥外還填裝了附著性極高的燃燒劑。在測試中,280㎜的三式對空彈可在直徑65公尺內的空域內每平方公尺散佈1.5個微型炸彈,一般來說對付飛獸叢集或小型戰鬥艇綽綽有餘。如果是複數艦炮使用三式對空彈集火射擊,哪怕是萬噸級鉅艦也會在瞬間變成一個浮在空中的焚屍爐。
使用高爆彈不是不能執行防空任務,爆炸產生的衝擊波一樣可以殺傷空中目標。只是殺傷效果就不如三式對空彈了。
舍效果更好的專用炮彈不用,卻讓艦隊全數裝填效果有限的高爆彈?任何人看到這種命令都只會懷疑那個艦隊司令腦子出問題了吧。
誠然,帕西法爾的指令和艦隊動作連艦隊總司令基謝爾中將都忍不住怒罵“那個笨蛋到底在搞什麼”,一眾參謀更是連“膽小鬼”、“怕死”之類的人身攻擊都爆出口了。但那些激憤的軍官們不應忘記,帕西法爾是個有著多次從逆境中扭轉戰局之戰績的傑出軍官。很多時候,人們往往只注意到他魔術般華麗詭譎的表演,卻時常不經意的忽略之前那些看似莫名其妙的佈局。
先佈局,再將軍——這是下棋的基本,也是帕西法爾所有戰場魔術的核心本質。
嚷嚷著、怒罵著的將校們並未發現,原本奮進號和第二巡洋艦隊幾乎垂直的相對位置,因為第二巡洋艦隊的後退動作,雙方之間的位置產生了一個夾角。
同樣被忽視的,還有3架隸屬於隆德.貝爾號的偵察型“肯普法”正在3個不同的方位、高度,持續向母艦報告目標的引數。
“把目標引數和射擊諸元發給各艦,各艦啟動同步射擊裝置,將發射指揮權移交旗艦!”
防衛軍戰艦的火控系統中安裝有一個無線電射控同步器,進入艦隊戰時,撩艦可透過此裝置將主炮的電擊發啟動權交由旗艦,當旗艦擊發主炮時,撩艦的主炮也可同步擊發。以此形成更統一的齊射。
而如今,這個裝置將以設計者意想之外的形式迎來其第一次實戰。
操作介面裡,依據三架MDS傳輸回來的資料,持續以三角定位法立體鎖定的某個光點正沿著一條虛線持續前進,在這條線的前方,複數呈拋物線狀的虛線與之交錯。
“同步射擊裝置啟動,確認各艦同步訊號,發射權轉移確認!”
“主炮俯仰調整完成,彈道計算驗算無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