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教會和王兄們出資建設鐵路?太瘋狂了,他們不會同意的。”
先導馬車的車門剛一閉上,羅蘭便開始敘述已經和德爾茲說了一遍的東西,還沒等聽完,密涅瓦便開始頭。在她看來,羅蘭顯然太過樂觀,忘了兩位王子的矛盾以及教會頑固反對一切新事物和社會進步的保守立場,讓他們資助一項自己反感甚至憎恨的事業,其難度媲美某大國國足世界盃奪冠。
他應該更現實一點,把難度降低到打進32強……
“他們會同意的。”
羅蘭篤定的說到:
“為了自身利益,他們有很大機會放棄不必要的爭執,加入到投資計劃裡。”
頑固份子、有獨裁傾向的權力者經常會下達非理性的決斷,但只要他們的智商不掉到水平線以下,就不會白白錯失把手伸進競爭對手的領域,既能扯對手後腿又能從中獲利的機會。
合資修建鐵路就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眼下佔領區實際上是提坦斯獨佔的區域,除了財團,所有的商業機會和資源都被第二王子欽點的御用商人及佔領軍當局瓜分。這種狀況除了破壞商業和生產環境,還嚴重阻礙了其它勢力獲利的機會,對這種情況大家早就嫉妒地快要發瘋了。因此當薩爾巴杜特區開啟一道口子後,早就餓瘋了的利益動物們立即蜂蛹而至,羅蘭倒也沒讓他們失望,炒房地產和基礎建設讓大家大賺了一票。
但薩爾巴杜畢竟是內陸城市,而不是港口城市,其物流很大程度依賴陸路和空中運輸。想要維持經濟繁榮勢必要確保交通通暢,現有的土路——畜力輸送模式很快就會趨於飽和,空中運輸的成本又相對高昂,構築完善的鐵路網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已成迫在眉睫之勢。但由於佔領區的治安狀況以及多山的地理環境,光靠總督府出資是不現實的,財團剛用股票詐騙把一大群人送進地獄,短時間指望民間集資也不大現實——在這種合情合理的名目及現實需求下,那些有實際需求的、樂意發財的、更願意扯財團後腿的人們是不會錯過這種既安全,回報又豐厚的機會的。
“的確,王兄向來喜歡打擊財團,只要德爾茲將軍透過陸軍的人脈放出風聲,他一定會有所行動。不過教會那邊——”
“朝聖鐵路。”
羅蘭微微揚起嘴角,自信的說著。
“計劃的鐵路網中,包括一條延伸往伊密爾,主要用於朝聖者的鐵路。教皇猊下未必喜歡鐵路,但他老人家願意看到虔誠的卡斯蒂利亞朝聖者塞滿伊密爾的景象。”
其實教皇更喜歡看見信徒們將用於長途旅行的錢省下來塞滿教會捐贈箱的美好景象,在過去,哪怕是卡斯蒂利亞的中產階級也由於出行太過遙遠、道路難行、旅費高昂的問題而難以前往伊密爾朝謁。一旦這條朝聖之路成功通車,普通中產階級也能享受廉價、快速的朝聖之旅,也會有更多的多餘資金貢獻給教會。教皇猊下和樞機主教們對此當然樂見其成。
“原來如此,我還以為侍奉母神的人們真的不食人間煙火的呢。”
密涅瓦咧嘴一笑,這個俏皮舉動差點讓羅蘭笑出來。
有那麼一回兒,他想把李林說過的冷笑話說出來:“只要智慧種存在的地方,就沒有哪裡是聖潔的,哪怕是受人尊敬的神官和學者,他們並不比政客更乾淨,不少時候還會更加陰暗瘋狂。”
一個不怎麼好笑的冷笑話。
搖搖頭,把李林的刻薄話丟到角落裡,這時,密涅瓦再次問到:
“財團那邊怎麼說?”
語調和之前一樣平靜,但仔細聆聽,便能分辨出少女嗓音中的些許焦慮和不安。
這個問題才是核心,之前那些充其量不過是細枝末節。在商業領域,和名為“財團”的深海巨獸相比,提坦斯、陸軍、教會之流不過是人畜無害的引水魚。
眾所周知,財團財力雄厚,說是富可敵國都是小瞧了他們,只要總裁點頭,拿錢砸死人也就是一句話的事兒。要和他們比財力,教皇、王太子、第二王子等等實在有點不夠看。
更何況財團對付競爭對手的手段向來非常激烈,在其崛起的過程中,可沒少爆破過競爭對手的工廠作坊,最激烈的那幾次甚至讓滿載炸藥的小型浮空運輸船撞擊競爭對手的住宅,近一噸炸藥在正在用餐的一家人面前爆炸……
以財團一貫強勢的作風,會對羅蘭的拆臺計劃做出什麼反應,光用想得都會覺得毛骨悚然。
縱然李林目前支援羅蘭在特區的各項政策,但那也絕不會是毫無保留的支援,李林的底線,正是財團的利益,任何人——包括羅蘭,觸碰這條高壓線的下場都會很有看頭。
“財團對此事同樣樂見其成。”
羅蘭的回答很短,但卻份量十足。被這枚重磅炸彈嚇到的密涅瓦瞪著羅蘭,一臉的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