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段師父自己講的:
“1969年,我的女兒跟著一個世交家的兒子帶著一個5歲的孩子來到m國,為了能定居m國,我讓她帶走了一箱黃金和一些華國的古董,可她到了m國,只寄過一封信回華國,信裡很高興的告訴我和妻子,她一定能取得m國身份,並將很快回國接我們夫妻……37年過去了,我的女兒沒有了訊息,她不僅沒有回國接我們夫妻,舊金山警察說她是潛逃的殺人嫌疑犯,這個結果,不僅是我不能接受,我還在華國的妻子也不會答應。”
攝像機一開啟就沒有停過。
&n國?
還有若干值錢的華國古董。
這在華國也是有錢人啊!
&n國,先是失蹤37年,劇情又反轉,變成舊金山警方認為的殺人嫌疑犯,這個故事有很大的新聞價值。
舊金山當地有大量華人居住,這個新聞電視臺早幾天已經開始報道,只是沒有采訪到段師父本人。
等段師父說完,才有記者提出了一個問題,不過他的關注度有點偏:
“你能說的具體點嗎,你說徐帶了一箱黃金來m國,一箱黃金的概念太模糊了,它具體有多重?”
&n國的黃金價值多少。
&n國這邊黃金的單位不是克也不是兩,而是“盎司”,1盎司約等於31g,卞輕洛小聲提醒段師父。段師父在心裡計算一番,十分肯定說道:
&n國的計量單位,大概是有320盎司的金條。”
320盎司?
卞輕洛都吸了口涼氣,段蘭蘭帶的那滿滿一箱黃金,得有10公斤?
記者們也忍不住交頭接耳。
1969年的時候,黃金是1盎司35美元,按段師父的說法,段蘭蘭帶來m國的黃金價值就有上萬美元。
那可是37年前的上萬美元,見鬼,不是說華國人很窮困麼,這叫窮困?
“那華國的瓷器……”
黃金是能直接兌換成錢的,古董卻要挑買家,所以讓段蘭蘭帶走的黃金是為了讓他到了m國有錢花銷,真正值錢的是那些古董,在段師父眼中,每一樣都比一箱小黃魚有價值——就是不知道當年的m國人是不是認可。
段師父不想討論這些,就含糊說了個數字。
記者嗡嗡嗡的議論,顯然都有點跑偏了。
好不容易才有人想起今天採訪的主題,如卞輕洛所料,這些記者開始逼問段師父,不遠萬里來到m國,發現女兒是潛逃多年的殺人犯是什麼心情,會不會很失望。
卞長金緊緊抓著卞輕洛的手:
“這些記者太過分了,他們一點同情心都沒有?”
卞輕洛搖頭,“他們要的是節目播出後的關注度,爭議越大,收視率越好,報紙也賣的好!”
言論自由是好事,但也讓言論毫無底線。
段師父是一個華國老人,這些人欺負起來更沒有顧慮。
卞輕洛早就猜到了。
但段師父願意接受採訪,顯然和被逼問欺負比起來,老人認為找到女兒一家更重要。
再好強的人,為了親生孩子都願意妥協。
卞長金不忍心,段師父卻還保持著鎮定,目光堅定看著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