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沈家豪再次微微一笑:“老爺子,看來你真是年紀大了,眼睛不好使,連真假都分不出來了?因為真的陶白石的《壽桃圖》就在我手中。”
說著沈家豪開啟禮物盒,將字畫拿出,自上而下,展示在眾人面前。
兩幅一樣的字畫,內容一模一樣。
雖然眾人不知道沈家豪自己是真是假。
但和歐陽文凱的一對比。
高下立判。
歐陽文凱的畫,更像是假的多一些。
因為沈家豪的字畫畫質更古樸,勾勒的線條更自然。
“夠了,沈家豪。”老爺突然生氣,但很快他又緩和下來:“孩子,莫要自欺欺人,你的畫才是假的。”
“老爺子,百寶園園主,吳子道來了。”
一個聲音傳來。
緊接著所有人向門口看去。
就看見五輛勞斯萊斯停在門口。
為首的一輛車,副駕駛走下來一箇中老年男子,布鞋馬褂,拄著柺杖,走了過來。
正是吳子道。
“老爺好大的面子,竟然連南海市古玩第一人吳子道都請來了。”
“是啊、是啊..”
一群客人紛紛議論著,畢竟吳子道在男海市,那可是風雲人物,身價上百億。
聽說他從不參加別人的生日宴會,今天竟然被老爺子請來了。
“吳總。”
老爺子也是一臉懵,怎麼回事?吳子怎麼道來了?自己沒邀請他啊?
吳子道理都沒有理老爺子,而是徑直走到沈家豪面前問道:“沈先生。”
“吳先生,來得正好,有人說我這副字畫是假,你幫大家看看,好讓大夥開開眼。”
吳子道接過沈家豪手中的字畫,開始說道:“看這紙本設色,立軸,縱136厘米,橫60.5厘米,筆酣墨飽,力健有鋒,確實是陶先生的真跡。”
他接著說道:“這件壽桃圖,據說是陶白石先生,83歲時畫作的,屬於他畫壽桃作品中的巨幅。你看這畫中,佔據畫面大半的是長在樹枝上的桃實,樹下有一竹籃,籃中有兩顆剛摘下來的大桃。鮮豔欲滴的桃實,迎風搖曳的桃枝桃葉,又可愛又有生氣。旁邊還有一首小詩:步虛昨夜到瑤臺,清露無聲溼玉階,惟有飛瓊持贈別,天風吹袂下蓬萊。詩句的意思說,他昨夜踏著凌波虛步到了王母娘娘居住的瑤池,登上了仙宮的玉砌臺階,那時正月光明媚,清露無聲,回來時,惟有飛瓊持贈別,飛瓊是仙女的泛稱,持贈別是說仙女持物向他贈別,贈他甚麼呢?當然是三千年一結子的仙桃。他抱著仙桃,乘著天風,就從蓬萊仙境下來了。這樣的詩配這樣的畫,賦予作品以童話般的想象與歡悅。陶白石老人畫桃實,喜歡把桃與桃葉、桃與竹籃的比例加以誇張。如此幅中竹籃只能盛下兩個桃子,可見仙桃之非同一般!這樣的誇張手法,是從民間藝術借鑑來的,陶白石先生,以前是雕花藝匠出身,對民間藝術的熟悉和大膽借鑑,是成就其藝術的一大根源。文人藝術與民間藝術天衣無縫的融會,在一個桃子形象中也有突出的體現,色彩上,直接用洋紅和藤黃點畫,是陶白石先生畫桃的主要特點,唱主角的洋紅,在陶白石老人手中不是塗上去而是畫上去的,有筆意筆痕,有骨有肉,有重輕和濃淡的變化,這就是以色當墨,以造型和筆墨為根基的設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