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攻秦計劃
經過三年的恢復,鄧國已經完全消化了三年前中原之戰中取得的中原十二郡,國力更上一層樓,而今趙國新君即位,主動收縮防線,不敢輕易與鄧軍爭鋒,鄧國皇帝鄧昇又生起了再動刀兵的心思,不過具體是要攻打秦國還是攻打趙國,朝臣們各執一詞,相持不下,最後鄧昇聽從了前大將軍都督府大將軍岳飛的意見,決定攻打秦國。
次日,鄧昇再一次召集重臣來到乾陽宮,而而這一次,鄧昇還將退下去的岳飛、楊延昭、常遇春、蔣琬幾人請來,為的是定下攻打秦國的事宜。
眾人來齊之後,鄧昇說道:“諸卿,昨日所提的攻趙還是攻秦的提案,朕經過一夜的深思熟慮,終於有了決定了。”
眾人聞言,皆將目光投向了鄧昇身上。
鄧昇頓了一下,說道:“秦趙,世之大敵也,都是我大鄧一統天下之強敵,無論是攻打秦國還是攻打趙國,對於我大鄧來說都一樣,只不過是順序問題而已,然而三年前一戰,我軍與中原重創趙國,殲滅趙軍數十萬,加之當下的趙國,新君即位,國內朝局動盪,十年之內都很難對我大鄧造成威脅,但是西邊的秦國就不一樣了,秦國乃是虎狼之國,秦國戰力冠絕天下,加之四塞天險,如果任由其肆意發展,日後定然會成為我大鄧之心腹大患,故而,朕決定出兵攻打秦國。”
“陛下英明!”眾人齊聲讚道,慕容恪為首的主張攻打秦國的一眾大臣十分高興,鄧昇最終還是接納了他們的意見,而胡惟庸為首的主張攻打趙國的大臣,雖然有些失望,但是他們也知道,鄧昇既然有了決定,那這件事就不容更改,不過也不要緊,畢竟無論是秦國還是趙國,早晚都要打的,打哪一個先,其實並沒有多大區別。
鄧昇見眾人都沒有意見,當下便放下心來,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定下了攻秦的計劃,那就必須儘快的施行,爾等回去之後,便就攻秦一事,將心中的建議一一呈上來,具體出兵多少,何時出兵,以哪裡為主攻方向,都是要細細斟酌的,三日之後,我等在乾陽宮再議!”
“臣等遵命!”眾人應道。
乾陽宮朝議結束之後,鄧昇便將皇太子鄧灝找來,對其說道:“灝兒,朝廷已經決定攻打秦國了,你認為,此戰該在什麼時候進行,另外,出兵多少比較合適呢?”
鄧灝明白這是鄧昇在考較自己,自從當年鄧昇將飛鵬衛和泰山衛交到了自己手裡之後,鄧灝便漸漸接觸軍隊的事宜,對鄧軍的認識也有了一定的認識,於是想了想,說道:“父皇,出兵秦國一事,事關重大,秦國佔據四塞天險,出動的兵馬必然不能少。”
鄧昇點了點頭,然後事宜鄧灝繼續。
得到了鄧昇的認可之後,鄧灝很高興,繼續說道:“父皇,據兒臣的瞭解,秦國舉國上下的兵馬大概在二十五萬到三十萬之間其中有超過十萬精銳鎮守西涼,關中精銳在十五萬到二十萬之間,如果我軍想要一舉攻破四塞天險,殺入關中,出動的兵馬起碼要在秦軍三倍以上,也就是說,此戰我軍需要動用的兵馬需要達到四十五萬到六十萬之間。”
鄧昇聞言後,十分認同,攻打秦國,最大的障礙就是關中的雄關天險,只要攻破了這些雄關天險,鄧軍便可以一馬平川的直奔秦國都城長安而去,不過想要攻破這些雄關天險,鄧國需要動用的兵馬就要到這個數字,甚至還不止呢。
“而想要調動如此多的兵馬,不是短時間能夠實現的,而且秦國在我大鄧境內的探子也不在少數,如此大規模的兵馬調動想要瞞過秦國的耳目,很難,因此速戰速決很難實現,而現在已經是四月了,等到兵馬糧草集結起來,恐怕也到了八月或者九月,馬上就要進入隆冬,於戰事不利,因此兒臣認為,我軍必須要在隆冬之前將所有的兵馬糧草調集到邊境,待明年開春,再發動攻勢。”鄧灝說道。
鄧昇點了點頭,滿意的說道:“很好,看來這段時間來,你對軍事有了很深的瞭解,朕很滿意,要知道,我大鄧是以武立國的,雖然治理天下不能單靠武力,但是無論是什麼時候,都不能放鬆對軍隊的掌控,手中有兵權,你才有了話語權。”
“都是父皇教導,兒臣惶恐!”鄧灝謙遜道。
“朕並沒有教過你什麼,一切都是你自己的努力,在父皇面前不必自謙,三日之後,朕會在乾陽宮於群臣商議出兵的事宜,你在一旁旁聽,如果有什麼見解,大可以說出來,不用怕說錯,在場的都是你的長輩,他們不會見怪的。”鄧昇說道。
“是,父皇!”鄧灝聞言十分高興,鄧昇和朝臣議事,鄧灝也是旁聽過很多次,但是每一次鄧昇都讓他聽著就行了,有什麼意見都需要私下和他說,不能在朝臣面前多言,可是這一次,鄧昇允許他發表自己的意見,也就是說,鄧昇已經默許他插手軍隊的事宜了,這個和上次將飛鵬衛和泰山衛交到鄧灝手中不一樣,那時候,鄧昇也只是讓鄧灝管好兩衛的事宜就行了,而現在可是直接給了鄧灝插手整個軍方的事宜,這就表明鄧昇對自己的認可。
三日之後,也就是天統三年四月初五日,一眾重臣再一次聚集在了乾陽宮。
作為現在的軍方第一人,大將軍都督府大將軍的薛仁貴率先開口說道:“啟稟陛下,關於攻打秦國一事,臣與大將軍都督府一眾將軍商議過後,鑑於秦國的實力,臣等一致認為此戰我軍需要動用的兵馬需要達到十二衛,六十萬兵馬,而出兵的時機當在明年開春,不過鑑於此次出兵的兵馬比較多,所需的糧草輜重也是海量的,所以我們需要在今年冬天之前,將所需的兵馬和糧草輜重運送至邊境方可,如果能夠在一年之內突破關中四塞天險,臣等有信心在兩年之內解決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