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皇帝:“就是,後悔怎麼了?後悔你也做出過十幾年的貢獻了,也是國家的功臣!”
梁老師又看了眼其他先祖,先祖們都紛紛點頭,施以鼓勵。
梁老師回道:“十幾年前,我剛回來的時候,有後悔過。”
“即便是現在,校舍裡也經常會有老鼠之類的動物,剛來的那段時間,我每天都會聽著老鼠嘰嘰的聲音睡覺,哪怕是大夏天我會牢牢裹緊被子,生怕老鼠鑽進我的被窩。”
“我睡不著的時候,就會忍不住想,啊,我一個大學生,村裡人的驕傲,好不容易可以走出大山,怎麼突然就回來了呢!”
“回來也就算了,還受這個罪,燕城是多麼好的大城市啊,幹嘛硬生生放著那麼一個大城市不待,回到一個山旮旯頭來受罪啊。”
“可是,我一想到那些孩子沒有好的師資條件,沒有好的教育環境,我就忍不住想要留下來,我想,我不就是為了這個回來的嗎?”
“我常常會問自己這句話,這句話伴隨了我前期最難熬的日子,後來,看到一個個孩子都走出了大山,這句話,徹底成為了我的動力。”
“江先生,各位先祖,我現在回答你們的問題。”
梁老師目光堅定地看著大家,緩緩站起來身來,字字鏗鏘道:
“我不後悔,哪怕現在,江先生所說的一切都擺在我的面前,我都不會放下我的孩子們,都不會放棄對鄉村孩子的教育,不會讓他們不認得字,不會讓他們讀不好書,只要我還有力氣教書,就絕不會讓村裡發生這樣的事情。”
“這就是我們這些鄉村教師存在的意義,也是我十幾年來站在這的意義,我無怨無悔。”
“好啊,好!!!”
觀眾們聽得熱血沸騰:“梁老師說得太好了,這才是我們的國家教師啊!”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梁老師,你做到了。”康熙忍不住讚許道。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孔夫子一聽,反覆咀嚼著這句話,對康熙問:“這是誰說的?”
“回先祖,這是唐代文學家韓愈在《師說》中所寫。”
康熙回道,特意用上了先祖二字。
在他看來,如今後世既為一家,那無論之前有多少恩怨,都是自家兄弟偶爾吵吵,打了幾架罷了。
上陣親兄弟,打斷骨頭連著筋!
“說的很好啊,待吾回去之後,一定要把這話記下來。”
孔夫子在腦海中連續重複了幾遍,尋思自己到底是老了,這要擱年輕的時候,吾只需一遍就記住了。
“咦,朱皇帝,你那是何物?”
孔夫子突然像是注意到了什麼。
不知為何,朱老祖一聽到朱皇帝就覺得怪怪的,每次都能想到“豬皇帝”。
他抬起頭,停下筆,回道:“夫子,咱這是後世的紙和鋼筆,紙可以代替春秋時期的竹簡,鋼筆啊可以代替毛筆,還不用磨墨呢。”
“哦?那你有多少紙筆?”孔夫子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