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狂傲,其實童家危和馬文是同一類人,只不過一個人吹過的牛逼,在後面都已經實現了,所以被封神了,另一個吹過的牛逼,還沒有來得及實現,變折戟沉沙了,所以他們兩個人的結果都不一樣,一個是成功者,一個是失敗者,結果自然是不一樣的,待遇也是不一樣的。
成功者都是站在失敗者打下的堅實基礎上,才獲得了成功,之前的贏海威倒下了,但搜孤誕生了,星浪誕生了,網雲誕生了,阿狸誕生了,企鵝誕生了,他們的誕生和最終獲得的成功,誰又敢說沒有贏海威的功勞,不是受到了贏海威的影響呢?
畢竟贏海威才是華國第一家網際網路企業,是華國網際網路企業的引路人,
贏海威的創始人章樹新接觸網際網路純屬偶然。
一九九四年底,因為一個黃掉的大專案,有些鬱悶的章樹新夫婦倆去美國洛杉磯散心。
閒極無聊時,她就在酒店裡給美國的一個同學打了電話。誰知掛了電話沒多久,她接到了三十多通電話,全部是在美國的大學同學。
章樹新很驚喜,問對方怎麼知道她來了美國。對方給了她一個BBS網址,原來之前的同學剛剛在上面釋出了她來美國的訊息。
此事給了章樹新很大觸動,她接下來哪裡也沒去,在認認真真研究了Internet到底是怎麼回事後,大為震撼。
章樹新忽然意識到這就是早年讀過的《小靈通漫遊未來》裡勾勒的“未來世界”,也是自己一直尋找的機會。
一九九五年五月,章樹新拿出全部資金創辦了“首都瀛海威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正式為華國網際網路搭建了歷史舞臺。
此時的中國網際網路還是一片荒蕪,章樹新希望透過自己的耕耘搭建出一個全新世界。
既然是荒地,那就要想辦法開墾播種。和後來的網際網路大佬只要有創意,動動滑鼠就能開啟創業之路不同。
章樹新面對的是一無所有的狀態,她單槍匹馬申請伺服器、建網站、做內容,再到開辦體驗館,在貧瘠的土地上硬生生建起了一座城池。
為了讓更多人瞭解到網際網路到底是怎麼回事,她建起了瀛海威科教館,讓人體驗到上網衝浪的樂趣。
網路沒有足夠內容,章樹新開辦了瀛海威時空的網站,開設了BBS及電商等版塊。
章樹新還透過自己的網站,無償為國家科技館提供“華國大眾化資訊高速公路”展區,與京城圖書館合作,首創國內網上書目查詢業務,甚至亞特蘭大奧運會期間,還幫國內新聞媒體搭建了亞特蘭大至BJ的資訊通道……
但是幹這些事都是要砸錢的,特別是在網際網路還沒普及的情況下。章樹新為了新事業花費數千萬元,光樹立一個“資訊高速公路”的廣告牌就花了十八萬,全部是自己的積蓄。
正是透過瀛海威,從大學教授到普通大學生,後來的無數華國精英和大佬們,才接觸到了網際網路這個神奇的世界。
即便以現在的眼光看瀛海威網站,那也是耀眼到令人炫目。
而且章樹新開發的“瀛海威時空”,儼然已是個門類齊全的網站型別,從“BBS”“郵箱”到“咖啡屋”“遊戲城”,人們可以發帖,發郵件,玩遊戲,還能自由在網路世界遨遊。
瀛海威最初的主營是ISP業務,也就是幫使用者提供網際網路接入業務與資訊業務的運營商。
也就是說,想要上網,就得付費註冊瀛海威的賬戶,想用到網際網路所有功能,就必須用“瀛海威時空”。
其實,只是單純做好運營商這個服務,章樹新完全有機會,成為華國的網際網路首富。
在年均收入還不到一千元的年代,瀛海威上網賬號年費是一千元,就這樣還很多人搶著申請。因為網際網路帶來的吸引力,實在是太巨大了,每個人都渴望在網路世界探尋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