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雲這輩子雖然沒有選修計算機專業,但他所選的凝聚態物理,其實是個覆蓋面積很廣的方向。
眾所周知。
傳統凝聚態有兩個主題:
一個是基於朗道費米液體理論的、以平均場近似和微擾論為主要方法的能帶理論。
另一個是基於朗道二級相變理論,透過群論分類不同對稱性的相,歸結為不同的序參量。
後者研究相變,對稱破缺,臨界現象,後來重整化群的引入進一步完善了這個正規化。
而後者的完善基礎,又可以分成兩個方面。
一個是一個是高溫超導的發現。
它預示了強關聯電子系統中&ni liquid新物理,二維繫統中超流,超導的kt相變則揭示了有限溫相變之外的第三類相變,促使人們開始關注拓撲物相。
另一個是量子霍爾效應家族。
尤其是分數量子霍爾效應的發現,以及量子自旋霍爾效應作為拓撲相的範例,闡明瞭不同於通常的對角或非對角長程式參量。
以上非常簡單,也非常好理解。
而量子霍爾效應......
&nr領域的關鍵方向之一。
雖然對於絕大多數凝聚態學子來說,他們一輩子可能都只會研究某個子方向。
但如果不考慮‘精’,而單純考慮‘多’......
也就是考慮涉獵範圍的話,凝聚態幾乎可以和各個科技領域沾上一些邊。
更何況在檔案中,徐雲只是拿出了很小部分的mr相關技術。
剩下的一些超過“人設”太多的專業知識,他統一選擇了保留。
加之他也確實找過小榕王清塵以及科大在vr領域最權威的劉利剛教授幫忙,因此他並不擔心自己露出什麼小雞腳。
&nr技術遠遠不算成熟,有大量未知的區域需要突破。
用另一個更貼近生活的比喻來描述就是......
盧瀟就相當於是個廚子,徐雲則是個老饕。
如今所有人都知道“魚”這種生物可以拿來烹飪,能夠預見這是一種很有前景的食材。
但知道前景是一回事,掌握具體的烹製手法則是另一回事——盧瀟只知道做紅燒和蔥油魚。
這時候呢,徐雲出現了。
他不會做菜,但是提出了一些方向——比如咱們能不能把魚切成薄薄的小片,加上大量的調料煮湯呢?
徐雲沒有拿出成品或者具體的配方,但他所提的方向,卻給了盧瀟很大的靈感與啟發。
當然了。
徐雲在檔案裡給出的只是少部分的想法,否則他也不會允許陳雲霽探頭檢視了。
接著他頓了頓,趁熱打鐵道:
“盧博士,你可能有所不知,公司上下對於你的到來其實是非常歡迎的。”
“我們公司雖然目前主要以生物化工為主,但今後的跨度必然會超脫出這個行業——比如我們在和科大合作的孤點粒子基態化研究,以及目前在籌備中的超算組裝等等.......”
“超算?”
徐雲話沒說完,便被盧瀟有些好奇的打斷了:
“徐博士,咱們公司還準備搞超算?”